GOF的《设计模式》中这样描述: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通常我们可以让一个全局变量使得一个对象被访问,但它不能阻止你实例化多个对象。一个最好的办法是,让类自身负责保存它的唯一实例。这个类可以保证没有其他实例可以被创建,并且它可以提供一个访问该实例的方法。
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全局的对象,如一个工程中,数据库访问对象只有一个,这时,可以考虑使用单例模式。单例模式比全局对象好还包括:单例类可以继承,如下例。
单例模式的关键点在于:构造函数私有,静态的GetInstance。
另外,在C++中必须注意内存的释放。C++、Java、C#中还要注意多线程时的同步问题(下面的程序还没考虑多线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ingleton() {} //①constructor declare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 //③static member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② static member function
if(single == NULL)
single = new Singleton();
return single;
}
class Garbo { //它的唯一工作就是在析构函数中删除
public:
~Garbo() {
if(getInstance())
delete getInstance();
}
static Garbo garbo; //// 定义一个静态成员,在程序结束时,系统会调用
//它的析构函数,该析构函数会删除单例的唯一实例。
};
/*
* 考虑 memory leak 和 multithread(没有考虑)
*
*
* 使用这种方法释放C++单例模式对象有以下特征:
在单例类内部定义专有的嵌套类Garbo。
在单例类内定义私有的专门用于释放的静态成员。
利用程序在结束时析构全局变量的特性,选择最终的释放时机。
使用C++单例模式的代码不需要任何操作,不必关心对象的释放。*/
};
int main() {
Singleton *s1 = Singleton::getInstance();
Singleton *s2 = Singleton::getInstance();
if(s1 == s2)
cout << "Singleton is succ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