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输出逻辑与具体化的结合
1. 自然语言语义中的具体化应用
在自然语言语义处理中,具体化能催生实用的形式化方法。例如句子 “(5.a)” 里,代词 “it” 指待获取的许可,其指称可通过对首句主动词所表事件进行具体化的一阶逻辑(FOL)项直接确定。
“(5.b)” 是让步关系的例子,这是自然语言里较难处理的语义关系之一。首句让人预期城市无法通过公共交通到达,次句否定该预期。合理建模让步关系的实用方法是对对应预期的事件进行具体化。不过,由于 “(4.a)” 的原因,“(5.b)” 无法用 LLD 的基本结构表示。
“(5.c)” 是累积解读的例子,其含义为若父母一方或双方累计赚取的钱少于 2 万,学生就符合条件。累积解读在具体化环境下已得到广泛研究。
用如话语表征理论(DRT)或最小递归语义学(MRS)那样将算子嵌入其他算子作用域的方式来表示 “(5.a - c)” 较为困难。以 “(5.c)” 为例,有 “Two” 和 “Less than 20k” 两个算子/量词,若将后者嵌入前者作用域,会得到学生在父母各自赚取少于 2 万欧元但两人总收入超过 2 万时符合条件的解读,而要得到累积解读的含义,两个量词需并行评估。
2. Hobbs 逻辑框架
2.1 Hobbs 逻辑概述
Jerry R. Hobbs 定义了一种以具体化为核心概念的自然语言语义广泛覆盖逻辑。该逻辑使用两种相关谓词:带撇和不带撇的。例如,“(give a b c)” 与 “(give′ e a b c)” 相关联,其中 “e” 是给予动作的具体化。Hobbs 将大量语言和语义概念,如集合、复合实体、尺度、变化、因果关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