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源码解析系列:Spring Web 请求初探
简介
这几年工作中大部分时间都与SpringWeb打交道,前几年源码阅读能力和方法论不行,在疫情期间学习了一波,有了源码阅读与分析能力,目前也有了一些闲暇时间,以目前自己的水平去写写Spring相关的源码解析
本篇文章就先简单热个身,看看一个请求是如何处理到达我们平时写的Controllers里面的
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较为简单,我们使用 spring initializr,搭建一个初始工程,写一个简单的HelloWorld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Ge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GetMapping("/")
public String helloWorld() {
return "Hello world";
}
}
推荐IDEA上一个比较好用的插件:RestfulTool和RestfulToolKit
启动项目后,会读取所有的请求列表,简单快捷的发起一个请求:
这样,本章的初步环境就搭建好了,下面开始源码分析:
源码解析
我们直接在新增的HelloWorld类的:
return "Hello world";
这行打断点,直接发起请求,可以看到下面的调用栈:
我们从下网上,大体的点击进去,看看大意
带着问题去看:
- 从那接收的请求:如何写过相关网络编程的,那就会想到起码有一个Netty之类的服务,监听在指定端口,接收请求
- 接收到的请求如何找到我们写的页面代码(HelloWorld):比如如何将请求路径和处理函数进行对应
一个简单的本地探索的请求如下:
找到大致的监听入口
我们从下往上看是,发现有一个类:NioEndpoint.java,虽然看不太懂更多的细节,但知道有这么一个东西即可
找到重要的Request和Response处理函数
我们继续来到一个重要的类:Http11Processor.java,其中有添加Filter相关的代码,还是明显的Request和Response的处理
这里我们留下两个疑问,目前我们先把请求路径梳理下,这些细节日后我们再回过头来啃它
- 这个类中设置的Filter如何使用
- Request和Response是如何转化得到的
public class Http11Processor extends AbstractProcessor {
@Override
public SocketState service(SocketWrapperBase<?> socketWrapper)
throws IOException {
RequestInfo rp = request.getRequestProcessor();
rp.setStage(org.apache.coyote.Constants.STAGE_PARSE);
// Setting up the I/O
setSocketWrapper(socketWrapper);
// Flags
keepAlive = true;
openSocket = false;
readComplete = true;
boolean keptAlive = false;
SendfileState sendfileState = Sendfile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