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恢复中的傅里叶变换技术解析
在图像恢复领域,傅里叶变换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它能够帮助我们对图像进行频域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图像的滤波、模糊处理以及恢复等操作。下面将详细介绍傅里叶变换的相关知识,包括逆傅里叶变换、二维傅里叶变换、OpenCV 中的傅里叶变换以及如何创建人工模糊图像。
1. 逆傅里叶变换
逆傅里叶变换的作用是将傅里叶变换后的结果还原为原始数据,就像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关系一样,二者相互逆向操作。离散逆傅里叶变换的公式如下:
[f(k) = \frac{1}{N}\sum_{w = 0}^{N - 1}F(w)e^{2\pi jwk/N}]
与正向变换相比,指数部分的符号相反。需要注意的是,常数因子 (\frac{1}{N}) 的使用方式较为灵活,有些人将其应用于正向变换,有些人将其在正向和逆向变换中拆分使用,还有些人仅将其应用于逆向变换。例如, slow1.c - slow4.c 程序由于完全忽略了乘法常数,会产生略有不同的数值结果。
快速算法同样可以应用于逆傅里叶变换,使得数据在正反两个方向的变换都能轻松完成。在 fftlib.c 例程中,一维逆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函数与正向 FFT 函数相同,通过一个参数来指定变换方向。
2. 二维傅里叶变换
之前提到的傅里叶变换主要针对一维数据,对于图像应用而言不够明确。二维傅里叶变换的扩展相对简单,其数学公式为:
[F(u, v) = \frac{1}{\sqrt{nm}}\sum_{i = 0}^{n - 1}\sum_{k = 0}^{m - 1}e^{-2\pi j(ui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