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品线工程:概述与未来方向
1. 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软件应用的设计和开发时间大幅缩短,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需要探索如何及时、高效地实现产品多样化和交付。过去十年间,软件产品线已成为最有前景的软件开发范式之一,能显著提高 IT 相关行业的生产力,帮助企业应对全球市场的多样性,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产品线工程的基本前提是,大多数软件系统并非全新创造,而是在特定应用领域内,软件系统的共性大于独特性。企业通常在特定领域内构建软件系统,通过添加新功能不断发布产品变体。基于这一洞察,产品线工程应运而生,它利用包括通用架构和组件在内的产品线资产来构建产品变体。这些架构和组件根据应用领域中产品的共性和可变性设置了变化点。
在产品线方法中,确定并描述可复用实现的正确功能是一项关键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需要识别驱动产品线并使产品差异化的未来产品开发的关键需求。因此,必须对产品线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系统地识别和描述共性和变体需求,并且这些需求、共性和可变性必须满足企业的高层业务目标。
2. 历史
软件复用是指通过组合高级规范和现有组件工件来生成新设计。多年来,人们开发了许多工具和技术来支持基于复用的软件设计。软件复用的理念自编程诞生以来就已得到应用。不过,软件复用作为软件工程中的一个独立研究领域,通常可追溯到 McIlroy 在 1969 年发表的论文,他提出了“大规模生产软件组件”作为应用开发基础的理念。
随后,David Parnas 在 1972 年和 1979 年分别提出了信息隐藏原则和程序家族的概念,为可复用组件开发和基于复用的应用开发奠定了工程基础。1989 年,Neighbors 引入了领域和领域分析的概念,并提供了第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