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团队协作:从挑战到高效协同
1. 缺陷处理与非功能问题关注
1.1 故事卡缺陷处理
当测试中发现错误时,对于故事卡的处理存在不同观点。很多人反对将故事卡退回开发栏,但如果编写新卡来追踪问题,故事卡会保持原位直到新的缺陷卡修复。对于故事卡“完成”后发现的问题,需记录新的缺陷卡并放入任务列表,这些缺陷可能由客户提出或在测试其他功能时发现,要与所有故事卡一起评估优先级。借助缺陷跟踪系统(如 JIRA),可平衡分布式团队的生产力,统一评估缺陷优先级,确保高优先级缺陷尽快修复。
1.2 非功能问题关注时机
软件响应性能和可用性是软件交付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在任务规划时,难以全面考虑非功能问题,后期出现问题时只能被动研究。例如,在项目发布前一天发现性能下降问题,需综合考虑新功能对客户的价值、用户实际使用中遇到性能问题的频率和受影响人数等方面,来决定是提升性能后延迟上线还是立即上线。很多团队在早期开发过程中不重视性能指标,建议在适当时间将性能测试添加到持续集成管道中。
1.3 生产环境缺陷定义
对于新引入的生产环境缺陷,必须尽快修复;对于长期存在的缺陷,需评估是否需要修复,这类缺陷通常优先级较低,因为用户未抱怨,可能很少使用或不影响正常业务。
1.4 共享测试环境的测试规则
若各团队共享一个测试环境,需提前商定操作规则,减少相互影响和冲突,避免因其他测试人员更改测试数据导致测试结果错误。应尽早在实际环境中进行测试,测试环境越接近生产环境越好,避免在验收测试临近上线时才发现严重性能问题。除客户外,产品的最终用户也可能参与验收测试,离岸团队可协助他们准备测试脚本,帮助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4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