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集成与架构:接口、通信及设计原则
在当今的软件开发领域,微服务架构因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而备受青睐。本文将深入探讨微服务的集成、通信、接口设计以及相关的架构原则。
数据复制与接口类型
数据复制在需要高性能访问大量数据的场景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许多基于微服务的系统并不依赖数据复制,即便使用数据复制的系统也会结合其他集成机制。
微服务系统存在多种类型的接口:
- 内部微服务接口 :每个微服务可与其他微服务有一个或多个接口。同一团队开发的微服务间接口相对容易变更,因为团队成员沟通协作方便;而不同团队开发的微服务接口变更则较为困难,需要协调各方需求。
- 外部接口 :微服务系统可向外部提供接口,使系统能被组织外部访问,极端情况下甚至面向所有互联网用户。外部接口变更协调复杂,因为用户众多且可能未知,消费者驱动的契约测试等技术实现难度大。
接口变更的难易程度不同,内部接口变更相对容易,外部接口变更则需谨慎。为确保接口变更的安全性,可采用消费者驱动的契约测试,检验接口是否仍满足用户期望。
外部接口的管理与实现
对于外部接口,需考虑向后兼容性,支持多个版本以避免强制所有用户进行更改。在微服务内部,应仅为解耦部署而接受多个版本,变更接口后应先支持旧接口,后续再移除。
接口应分开实现,当微服务接口用于外部时,变更需与外部用户协调;可拆分出内部接口,便于更灵活地变更。同一接口的多个版本也可在内部共同实现,旧接口调用时新参数设为默认值。
微服务系统可通过多种方式提供外部接口: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0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