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节的伪装攻击检测技术解析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其中伪装攻击是一种常见且具有威胁性的攻击方式。伪装攻击者试图模仿合法用户的行为,以获取系统的访问权限或进行恶意操作。为了有效检测这种攻击,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种基于情节的伪装攻击检测技术,包括其原理、现有方法、数据集以及具体的算法实现。
1. 伪装攻击检测概述
伪装攻击的检测依赖于用户签名,即从合法用户收集的命令序列。其基本假设是,该签名能够捕捉用户命令序列中的可检测模式。通过将当前用户会话与用户签名进行比较,如果命令序列与签名匹配良好,则认为是合法用户;反之,如果匹配不佳,则可能是伪装攻击者。然而,当伪装者完美模仿原始用户的行为时,检测变得困难,而且合法用户的行为发生变化时,也可能被误判为伪装者,从而产生烦人的误报。
近年来提出的大多数伪装攻击检测技术依赖于截断或丰富的命令行。虽然单个命令在确定用户的合法或可疑行为中被认为起着重要作用,但实际上用户的操作通常是一组相关命令的组合,而不是孤立的命令。例如, dvips
和 gview
可以被视为一对相互关联的命令,自然会一起出现。因此,仅基于单个命令来识别用户是否为伪装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行,但可能会产生许多误报。相比之下,基于情节的检测技术更为自然,因为它可以更好地捕捉用户操作的上下文信息。
2. 现有伪装攻击检测技术
- Bayes 1 - Step Markov :基于命令之间的单步转移,确定观察到的转移概率与历史概率的一致性。
- Hybr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