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性能设计之道:深入理解与实践

性能设计之道:深入理解与实践

1. 用例分类

性能设计的核心在于理解不同类型的使用场景,并根据这些场景的需求进行优化。以下是几种主要的用例分类:

1.1 面向用户的软件

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性能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几毫秒的延迟可能不易察觉,但几秒钟的等待则可能导致用户不满。为了管理用户的期望,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优化:

  • 异步处理 :在后台异步执行任务,并通过UI层轮询任务进度,向用户提供实时反馈。
  • 逐步渲染 :逐步向用户展示结果,以平衡用户的预期。
  • 预计算 :提前计算或预加载数据,以减少实际操作时的延迟。

1.2 计算与数据处理任务

非平凡的计算密集型任务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这些任务的性能取决于CPU、缓存、内存和算法的效率。具体分类如下:

  • CPU密集型 :受限于CPU周期的任务,如矩阵乘法、Mersenne素数检测等。
  • 内存密集型 :受限于内存带宽的任务,如大规模文本处理、列表操作等。
  • 缓存密集型 :受限于缓存命中率的任务,如频繁访问的数据结构操作。
  • I/O密集型 :受限于I/O子系统速度的任务,如磁盘读写、网络通信等。

2. 结构化的性能方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