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译预处理
预处理过程先于编译器对源代码进行处理:读入源代码,检查包含预处理指令的语句和宏定义,并对源代码进行相应的转换,还会删除程序中的注释和多余的空白字符。
预编译程序所完成的基本上是对源程序的“替代”工作。经过此种替代,生成一个没有宏定义、没有条件编译指令、没有特殊符号的输出文件。这个文件的含义同没有经过预处理的源文件是相同的,但内容有所不同。下一步,此输出文件将作为编译程序的输出而被翻译成为机器指令。
二、伪指令(或预处理指令)定义
C预处理器:以 # 开头,不允许以分号结尾,C++中除了不允许对同一个结构做出多次声明外,通常可以对同一个东西声明很多次,但只能对它定义一次。
可以使用 #undef 指令反定义(删除)一个现有的常量定义:#undef ConstDef
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宏定义指令
宏定义了一个代表特定内容的标识符。预处理过程会把源代码中出现的宏标识符替换成宏定义时的值。宏最常见的用法是定义代表某个值的全局符号。宏的第二种用 法是定义带参数的宏(宏函数),这样的宏可以象函数一样被调用,但它是在调用语句处展开宏,并用调用时的实际参数来代替定义中的形式参数。
1.1 #define指令
该指令最简单的格式是:声明一个标识符,给出这个标识符代表的代码(比如像圆周率这样的数)。在后面的源代码中,我们就可以使用定义的宏取代要使用的代码,习惯上总是全部用大写字母来定义宏,这样易于把程序的宏标识符和一般变量标识符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