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IP回溯与蠕虫检测技术解析
1. IP回溯技术
IP回溯是网络安全中的重要环节,旨在追踪攻击数据包的来源。常见的IP回溯方法有边缘采样和日志记录两种。
1.1 边缘采样
边缘采样通过对路径边缘进行采样而非节点采样,实现了基于边缘距离的简单顺序重建。当路由器R接收到带有三元组 (X, Y, h) 的数据包时,会生成一个0到1之间的随机数:
- 若随机数小于采样概率p,路由器R将自身ID写入标记三元组,重写为 (R, −, 0),其中“−”表示路径中的下一个路由器尚未确定。
- 若随机数大于p,R必须保持先前写入标记的完整性。
- 若h = 0,R将自身写入第二个字段,因为R是标记写入者之后的下一个路由器。
- 若随机数大于p,R会增加h的值。
假设每条边缘都被采样一次,受害者就可以重建路径。攻击者只能在路径开头添加虚构节点。当采样概率p约为1/L(L为到最远路由器的路径长度)时,最远路由器发送的边缘标记存活的概率为p(1 − p)L−1 ≈ p/(1 − p)e。例如,当p = 1/25时,该概率约为1/70,相比之前的尝试有较大提升。若选择p = 1/50,即使路径长度小很多,该概率也不会大幅减小,这使得用数百个数据包而非数千个数据包就能轻松重建路径。
此外,通过仅存储两个字段的异或值在一个字段中,可以消除明显的浪费并避免使用两个节点ID。从受害者已知的最后一个路由器ID反向工作,与前一个边缘标记进行异或运算,即可得到路径中的下一个路由器。将每个节点视为由多个“伪节点”组成,每个伪节点包含节点ID的一小部分(如8位),可以将标记长度减少到约1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