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文化遗产数字化版权问题与网络信息系统性能评估
克罗地亚文化遗产数字化版权问题
欧盟有将丰富文化遗产数字化并向公众开放的政治意愿,但仍面临高成本、缺乏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处理方式不一致等障碍。自2000年起,克罗地亚的公共机构如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开始对其藏品进行数字化,但公众对其版权清理解决方案知之甚少。
在版权归属方面,曾有一个研究所出版目录的案例,尽管目录是作者作为研究所员工的常规职责所创作,但这一情况可能会被效仿,员工可能会对工作中创作的作品主张权利。现行版权法规定雇佣作品的合同应包含权利归属条款,但20世纪下半叶此类条款较为少见。
克罗地亚国家档案馆似乎更关注个人数据保护而非版权,尽管他们也保存有版权材料。该档案馆设备精良,可对自身及其他机构的材料进行数字化。目前,已数字化160万页出生/死亡登记册并向公众开放,但尚未对声音或电影材料进行数字化,文本材料仅在克罗地亚文化遗产门户上展示。奇怪的是,克罗地亚电影档案馆是国家档案馆的一个部门,但第一部关于克罗地亚著名作曲家的电影数字化版本只能以DVD形式获取。此外,由于档案文件的真实性至关重要,档案馆会应用户明确要求为文件的数字副本出具真实性书面确认。
在版权知识获取方面,相关人员通过参加萨格勒布图书馆继续教育中心举办的数字化课程以及使用萨格勒布最近出版的图书馆员版权入门书籍,获得了与数字化相关的版权基本知识。
在用户生成内容(UCC)方面,虽然目前文献对此讨论较多,但调查中了解到的相关信息有限。克罗地亚文化遗产门户除了提供常见问题解答和电子邮件联系方式外,还允许用户添加自己的内容,但至今无人使用该功能,且该网站没有博客,也不允许用户反馈。不过,国家和大学图书馆最近开设了Faceb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