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原生代与专业数字图书馆:欧洲数字图书馆用户研究
1. 背景与目的
现代数字图书馆需满足用户多样且不同的需求与期望,同时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创新。目前,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主要是为填补特定供应缺口,或探索特定技术解决方案如何提升其功能。然而,数字图书馆研究往往侧重于技术问题,如信息检索方法、软件架构等,而非以用户为中心的问题。在进行基于用户的评估时,研究人员常缺乏开展强大人机交互(HCI)实验的专业知识,目标也多局限于“概念验证”测试,而非探究用户动机或认知影响。
尽管在众多塑造数字化和在线可访问性范围与特征的政策文件中,用户需求总是被列为优先事项,但实际上并未详细征求用户意见。例如,在档案记录使用情况的审查中发现,对用户行为的普遍认知掺杂着常识、假设和偏见。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研究所的调查结果也表明,最常用的需求评估方法并未直接涉及用户。
数字图书馆领域用户研究匮乏的一个可能原因是,许多数字图书馆旨在填补“内容缺口”,其建设基于专业用户需求能涵盖数字图书馆使用范围的假设。但在当前数字图书馆应用于多元文化环境(包括多语言问题)的背景下,需要开展用户研究,以使数字图书馆更好地适应不同用户群体和个体用户。
现有的数字图书馆模型已考虑到用户因素。例如,在DELOS数字图书馆参考模型(DLRM)的六个领域中,“用户”是其中之一,与内容、功能、质量、政策和架构并列。5S模型引入了流、结构、空间、场景和社会等基本概念,用户属于社会的一部分。
深入了解当代用户的信息行为,将对数字图书馆的界面功能、政策、数据质量乃至架构产生切实影响。近期数字图书馆设计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创新搜索和浏览工具、简化导航和显示技术,以及提供个性化搜索管理和信息共享区域等方面。然而,这些发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