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nclude "filename.h"和#include 的区别
三、* , &修饰符的位置
四、if语句
五、const和#define的比较
六、C++函数中值的传递方式
七、函数体中的指针或引用常量不能被返回
八、一个内存拷贝函数的实现体
九、内存的分配方式
十、内存分配的注意事项
十一、内容复制与比较
十二、sizeof的问题
count<
而且,在函数中,数组参数退化为指针,所以下面的内容永远输出为4
}
十三、关于指针
十四、关于malloc/free 和new /delete
十五、C++的特性
十六、extern"C"有什么作用?
十七、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
C++笔记(一)
变量与函数
变量声明:
extern int i;
函数声明:
extern float f(float);
float f(float); //extern在此不是必须的
float f(float a); //声明中起作用的只有类型,与变量名无关
变量定义:(变量在第一次定义时被声明)
int i;
函数定义:(有函数体的函数声明就成了函数定义)
float f(float a) { return a + 1; }
有了声明就必须有定义,有了定义声明就可以不要,因为定义包含了声明。
函数在定义时可以有未命名的参数。比如某参数在函数体中未被使用,则删去此参数的名称后编译时就不会有变量未使用的警告。
func()在C++中表示没有参数的函数,而在C中表示不确定的参数(这种情况下就会忽略类型检查)。func(void)在C和C++中都表示没有参数的函数。
C++中可以在程序的任何地方定义变量,但有些格式是不允许的。比如:
for (int i = 0, int j = 0; ...; ...;) // 只允许在for中定义一个变量
while ((char c = cin.get()) != 'q') // 定义变量时不允许使用括号
局部变量都是auto的,因此没有必要显式地使用auto来修饰局部变量。
只能在块中定义register变量。register变量不能被取址。(不推荐使用)
定义为static的变量可以在块外继续存在,但却只能在块内被访问。比如在函数中定义时可以像全局变量一样维持原有的值,但不像全局变量可以被程序的其他部分修改。(静态存储)
static修饰全局变量或函数时表示该变量或函数只在当前文件中有效(内部联接)。(静态可见性)
用extern修饰的变量或函数的定义可以在其他文件中出现(外部联接)。全局变量和函数默认都是extern的(C++中的const除外)。
const修饰的变量在C++中只在文件内部有效(内部联接),若要使它在其他文件中有效需要加上extern修饰。而在C中的const默认是extern的,因此不同文件中不允许有重名的const。
使用volatile修饰的变量会在每次需要的时候被重新读取,编译器不会对其加优化。
在成员函数里要使用同名的全局变量或函数时,在全局的函数名或变量名前加::,表示全局的域。
结构和数组
被嵌套的结构不能访问嵌套其的结构私有成员,必须先声明被嵌套的结构,再声明其为friend,最后定义此结构。
对象在域结束后会被自动销毁。析构函数会被自动调用,即使是使用goto语句跳出域也一样。但是使用C标准库中的setjmp()和longjmp()跳出时析构函数不会被调用。
如果给定一个数组的初始值小于数组的大小,数组中剩余的元素会被初始化为0。如:
int b[6] = {0};
但只有数组定义没有初始值时就没有这种效果。
结构体的初始化也一样:
struct X {
int i;
float f;
char c;
};
X x1 = { 1, 2.2, 'c' };
但当结构体中有构造函数时,必须通过构造函数初始化:
struct Y {
float f;
int i;
Y(int a);
};
Y y1[] = { Y(1), Y(2), Y(3) };
union中也能定义访问控制、成员函数和构造/析构函数,但是union不能被继承。
也可以定义匿名的union,这时访问union中的成员不需要加上域标识符。
const
const int* u;和int const* v都表示指向常量的指针。int* const w;才表示指针常量。即const在*左边表示指向常量的指针,const在*右边表示指针常量。也可以理解为const只修饰它左边的东西。
字符串数组应该是常量,因此像char* cp = "howdy";这样的写法按理不能修改字符串的内容,而应该写成char cp[] = "howdy";。但为了与C代码兼容,编译器通常会容许这个错误。
只有不是const的返回值能被用作lvalue,因此若不希望函数返回的对象被用作lvalue,可以用const来修饰。
在表达式或函数求值的过程中编译器生成的临时对象都是const的。因此如果函数要以引用方式接受临时对象作为参数时,参数引用也需要用const修饰。
类中的const只表示在初始化后不能改变,需要在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中初始化。如:
Fred::Fred(int sz) : size(sz) {}
这就使得const能在构造函数被定义时就被初始化。对于非const的类型的初始化也可以这样进行。对于内置类型的初始化也可以用这种像是调用构造函数的形式。
类中以static修饰的const变量表示被这个类的所有对象共用。必须在定义时就被初始化。在旧的编译器下,一般使用enum来代替。如static const int size = 100;就用enum { size = 100 };代替。
被声明为const的对象只能调用其为const的成员函数。声明为const的成员函数中不能对对象的内容进行修改或调用非const的成员函数。定义时const放在函数参数列表之后(放在前面会与const的返回值混淆)。
非const的对象也能调用const的成员函数。因此把不会改变对象内容的成员函数定义为const的就能具有最大的通用性。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不能是const的。
在const的成员函数中修改对象的成员:
1、将this转换为普通的指针(const成员函数中的this是const指针),就能通过其来改变对象的成员,如:
((Y*)this)->i++;
或
(const_cast<Y*>(this))->i++;
2、以mutable修饰的成员能在const的成员函数中被修改。
关于预处理
#define的常量用const取代,宏用inline函数取代。
在类定义中定义的函数自动为内联函数。也可以使用inline修饰函数使其成为内联的。inline只有在函数定义时才会发挥作用。因此头文件中的内联函数都是有函数体的。inline的函数也是内部联接的。
friend的函数也可以是inline的。
inline只是对编译器的优化提示,编译器不一定会对所有的inline进行内联。
不可替代的预处理功能:
字符串化(#,将标识符转化为字符串):#define DEBUG(x) cout << #x " = " << x << endl
记号粘贴(##,连接两个标识符形成一个新的标识符):#define FIELD(a) char* a##_string; int a##_size
static
编译器保证对static的内置类型赋初值。对于static的对象调用其默认的构造函数。
static对象的析构函数会在main()函数结束或调用exit()时被自动调用。因此在static对象的析构函数中调用exit()可能会导致递归调用。调用abort()时不会自动调用static对象的析构函数。
全局的对象是static的。因此全局对象的构造和析构函数可以用来在进入main()之前和退出main()之后完成一些工作。
对于全局的对象来说,因为其本身是静态存储的,因此使用static修饰的效果只是使其变为内部联接。
静态数据成员的定义:
class A {
static int i;
public:
//...
};
int A::i = 1;
只有static const的整型才能在类内部被初始化,其他类型都必须在外部(文件域中)被初始化。因此本地类(在函数中定义的类)中不能定义静态成员。
static的成员函数在类中定义。为所有该类的对象共用,调用时可以直接使用类名::函数名。
static的成员函数只能访问static的成员,因为static的成员没有this。
static初始化的依赖关系(最好避免)。可参考iostream的实现(cin、cout和cerr都是在不同文件中的static对象)或另一种(居然无名!)方法。
namespace
#include <iostream.h>
意味着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因为在标准化之前不存在名字空间,.h中的所有内容都是暴露的
namespace定义只能出现在全局域或另一个namespace中。定义的{}后没有分号。可以跨越多个文件定义(不算重复定义)。也可以定义别名。如:
namespace Bob = BobsSuperDuperLibrary;
每个编译单元都有一个未命名的namespace。通过将变量放入这个namespace中就可以不必将它们声明为static的(内部联接)。C++中要达到文件内的静态就使用这种方法。
类中声明的友元也会进入这个类所在的namespace。
using namespace只在当前域内有效(将namespace中的所有名称注入当前域)。using namespace中引入的名称可以被覆盖。
联接方式。比如需要在C++中调用C的库中的函数:
extern "C" float f(int a, char b);
否则的话联接程序可能无法解析函数调用。通常编译器都会自动处理这种情况。
引用和指针
引用必须在创建时被初始化为引用某一个变量,并且一旦在初始化后就不能再改变被引用的对象。
函数返回引用时要注意引用的对象不能在函数返回后就不存在了,比如函数内部的变量。
拷贝构造函数接受的是本类的引用。定义拷贝构造函数就必须定义构造函数。
通过声明一个private的拷贝构造函数可以防止对象被传值。
指向特定类中成员的指针:
声明:
int ObjectClass::*pointerToMember;
初始化:
int ObjectClass::*pointerToMember = &ObjectClass::a;
使用:
objectPointer->*pointerToMember = 47;
object.*pointerToMember = 47;
对于成员函数也适用
运算符重载
重载的运算符必须接受至少一个自定义类型。接受的参数都为内置类型的运算符无法被重载。
运算符作为类的成员函数被重载时,类的对象就作为第一个参数。注意此时函数的返回方式。
重载++a会调用operator++(a),重载a++会调用operator++(a, int),其中第二个int参数是不会被用到的,只是用来区分前缀和后缀调用。--的重载也是一样。
=和[]只能作为成员函数被重载。()只能作为成员函数被重载,可以带任意多个参数。(若可以不作为成员函数被重载,则对于内置类型的运算就可以被重载,这是没有意义的)
->和->*也只能作为成员函数被重载,但对返回值有一定的限制。
.和.*不能被重载
返回值优化:
Integer tmp(left.i + right.i);
return tmp;
这样编译器需要三步才能完成(构造,拷贝,析构),而
return Integer(left.i + right.i);
则只需要一步
重载时作为成员或非成员函数的选择:
所有的一元运算符 推荐作为成员
= () [] -> ->* 必须作为成员
+= -= /= *= ^=
&= |= %= >>= <<= 推荐作为成员
所有其他的二元运算符 推荐作为非成员
当对象还没有被创建时,=调用的是构造函数或拷贝构造函数,为的是初始化对象;当对象已被创建时,=调用的才是operator=。因此
Fee fee(1);
Fee fum(fi);
这样的写法要比
Fee fee = 1;
Fee fum = fi;
这样的写法清晰。
在重载赋值运算符时,首先检查是否是对自身赋值是个好习惯。
当对象中有指针时,拷贝构造函数通常需要连同复制出指针所指向的内容。而当此内容很大时,通常采用引用计数的方法,只在需要修改数据且引用数大于1时才复制内容。这种技术被称为copy-on-write。
当构造函数接受一个其他类型的对象作为参数时,编译器可以用它来进行自动类型转换。如果不需要这样的自动转换,在构造函数前加上explicit。
也可以重载operator 类型名 来定义自动类型转换。由于这种类型转换是由源对象完成的(不像构造函数的类型转换是由目标对象完成的),因此可以完成自定义对象到内置类型的转换。
运算符重载为非成员函数时,运算符两边都可以进行自动类型转换。
提供自动类型转换时注意两种类型之间只需提供一条转换路径,否则会出现二义性错误。
new和delete
new为对象分配空间并调用构造函数。delete调用对象的析构函数后释放对象的空间。
delete对于零指针无效,因此人们通常在delete之后将指针设为零,以防止多次delete带来的问题。
delete void*可能会带来问题。由于编译器不知道具体的类型,将导致对象的空间被释放而没有调用析构函数。这可能会引起内存泄漏。
a* p = new a[100];为数组中的每个对象分配空间并调用构造函数进行初始化。
delete []p;则完成相反的事。delete后的[]表示指针只是数组的首地址,编译器会自
动获取数组的大小完成释放工作。由于表示首地址,最好定义为常量:
a* const p = new a[100];
当new找不到空间分配时,会调用new-handler。其默认行为是抛出异常。可以通过使用new.h中的set_new_handler()来定义作为new-handler的函数。
operator new和operator delete都可以被重载,用来完成一些自定义的内存管理功能:
void* operator new(size_t sz)
void operator delete(void* m)
当new和delete作为类的成员函数被重载时,为该类的对象分配空间时就会调用这些重载的操作符。
用于为数组分配空间的operator new[]和operator delete[]也能被重载。实际占用的空间比分配的要多4个字节,被系统用于存储数组的大小。
重载的new可以接受任意多个参数,比如定义第二个参数,用于指明在何处分配空间:
void* operator new(size_t, void* loc)
使用时:
X* xp = new(a) X;
其中的a就是第二个参数。采用这种形式的new可能需要显式调用析构函数:
xp->X::~X();
(因为对象可能不是构建在堆上,使用delete只能释放堆上的空间)
继承
合成和继承都需要在构造初始化列表中对子对象进行初始化。
一旦在子类中定义了一个与超类中同名的函数,超类中所有同名的函数,不管函数特征是否相同,都会变得不可见。
构造函数,析构函数,operator=不会在继承时进入子类。
继承默认是private的,即超类中的public成员在子类中也会变成private的。若只想暴露某些成员,可以在子类中的public部分使用using。这种情况下同名的重载函数会被全部暴露。
多态
C++中使用virtual关键字来声明函数为延迟绑定的(或动态绑定)。函数的定义中不需要virtual。使用了virtual之后, upcast时调用的就是子类的重载函数,否则只能调用基类的。(C++使用virtual来使得动态绑定成为可选的,这是出于效率的考虑。其他语言如 Java和Python等默认就是使用动态绑定的)
拥有纯虚函数的类是抽象类(提供了一个接口)。纯虚函数在virtual定义后加上=0。
继承抽象类的子类必须实现基类中所有的纯虚函数,否则就还是抽象类。
纯虚函数不能内联定义。在定义后则可以被子类使用。
传值的upcast会把对象切割,即子类会被切到只剩下基类的部分。抽象的基类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因为抽象类不允许实例化。
构造函数不能是virtual的,而析构函数可以。
模板
继承可以重用对象,而模板可以重用代码。
定义template时可以使用内置类型。它们的值可以是常量。如:
template<class T, int size = 100>
template不仅可以用来创建类模板,还能用来创建函数模板。
杂项
之间没有标点符号的字符数组会被自动连接起来
C++标准中包含的不是STL,而是C++标准库,它是由STL演变来的。
?运算符中:的两边必须都有表达式。
以,分隔的表达式,最后一个表达式的值会被返回。
C++中的类型转换可以函数的形式,如float(n)等价于(float)n。
C++中的显示类型转换(提供一种容易辨别的形式):
static_cast:类型收窄时可以避免编译器的警告信息;同样可用于类型放宽、void*的强制转换和自动隐式转换。
const_cast:用于转换const和volatile,比如将一个普通指针指向一个const
reinterpret_cast:把一种类型当成另一种类型
dynamic_cast:用于downcast
sizeof是运算符而不是函数,用于类型时要加括号,如sizeof(double),用于变量时不用,如sizeof x。
显式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
and &&
or ||
not !
not_eq !=
位运算符
bitand &
bitor |
xor ^
and_eq &=
or_eq |=
xor_eq ^=
compl ~
转载自:http://blog.donews.com/toicecream/archive/2005/08/23/522264.aspx
1.函数模板:实际上是建立一个通用函数,其函数类型和参数类型不具体指定,用一个虚拟的类型来代表,这个通用函数就是函数模板。
template < typename T >
T const & max(T const & a,T const & b)
{
return a > b ? a:b;
}
int main(){
int ia = 16 ,ib = 12 ;
std::cout << " a,b中的最大值为: " << max(ia,ib) << " \n " ;
getchar();
}
2.只有类外定义的成员函数规模很小而调用频率较高时,才能将此成员函数指定为内置函数。使用inline关键字。
举例:inline void display();
3.类的数据成员是不能再声明类时初始化的。
4.构造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成员函数,与其他成员函数不同,不需要用户来调用它,而是在建立对象时自动执行。\
构造函数的名字必须与类名同名,而不能由用户任意命名,以便编译系统能识别它并把它作为构造函数处理。
5.参数初始化表实现对数据成员的初始化,这种方法不在函数体内对数据成员初始化,而是在函数首部实现。
举例:Box:Box(int h,int w,int len):height(h),width(w),length(len){}
6.析构函数:也是一个特殊的成员函数,它的作用于构造函数相反,它的名字是类名前面加一个“~”符号,
在C++中“~”是取反运算符,从这点也可以想到:析构函数是与构造函数作用相反的函数。
析构函数的作用并不是删除对象,而是在撤销对象占用内存之前完成一些清理工作。析构函数不能重载。(肯定的,无参怎么重载)
7.this指针:在每一个成员函数中都包括一个特殊的指针,这个指针的名字是固定的,称为this。
它是指向本类对象的指针,它的值是当前被调用的成员函数所在对象的起始地址。
8.对象的常引用:把实参变量的地址传给形参,这样引用名也指向实参变量。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Time{
public :
Time( int , int , int );
int hour;
int minute;
int sec;
};
Time::Time( int h, int m, int s){
hour = h;
minute = m;
sec = s;
}
void fun(Time & t){
t.hour = 18 ;
}
int main(){
Time t1( 10 , 13 , 56 );
fun(t1);
cout << t1.hour << endl;
getchar();
return 0 ;
}
9.const的用法,概括来说就是被他修饰的对象,函数,变量或指针程序运行过程中不能别改变。(自己总结的)
10.对象的复制:用一个已有的对象快速的复制出多个完全相同的对象。
举例:Box:box2(box1);
11.静态数据成员:以关键字static开头,如果想在同类的多个对象之间实现数据共享,也不要用全局对象,可以用静态的数据成员。
静态数据成员可以初始化,但只能在类体外进行初始化。成员函数也可以定义为静态的,在类中声明函数的前面加static就成了静态
成员函数。和静态数据成员一样,静态成员函数是类的一部分,而不是对象的一部分。如果要在类外调用共用的静态成员函数,要用
类名和域运算符“::”。静态员函数的作用不是为了对象之间的沟通,而是为了能处理静态数据成员。静态函数没有this指针。既
然它没有指向某一对象,它就无法对一个对象中的非静态成员进默认访问(记在引用数据成员时不指定对象名)。
静态成员函数与非静态成员函数的根本区别是:非静态成员函数有this指针,而静态成员函数没有this指针。由此决定了静态成员函
数不能访问本类中的非静态成员。静态成员函数可以直接引用本类中的静态数据成员,因为静态成员函数同样是属于本类的,可以直
接引用。在C++中,静态成员函数主要用来访问静态数据成员,而不访问非静态成员。
12.友元:在本类中用friend对该函数进行声明此函数就称为本类的友元函数。一个类的有元函数可以访问这个类中的私有成员(破坏
了封装性,但是要考,还是要记住)。Friend函数不仅可以是一般的函数(非成员函数),而且可以是另一类中的成员函数。
一个函数(包括普通函数和成员函数)可以被多个类声明为“朋友”,这样就可以应用多个类中的私有数据。
13.C++允许对类作“提前引用”的声明,即在正式声明一个类之前,先声明一个类名,表示此类将在稍后声明。
14.类模板:模板是类的抽象,类是模板的实例。
using namespace std;
template < class numtype >
class Point{
private :
numtype x,y;
public :
Point(numtype a,numtype b){
x = a;y = b;
}
numtype addX(Point q){
return x + q.x;
}
numtype addY(Point q){
return y + q.y;
}
numtype minX(Point q){
return x - q.x;
}
numtype minY(Point q){
return y - q.y;
}
};
int main(){
Point < int > p1( 2 , 3 );
Point < int > p2( 3 , 4 );
Point < double > p3( 5.2 , 3.2 );
Point < double > p4( 6.4 , 3.0 );
cout << " 第一个点加第二个点后坐标为: " << p1.addX(p2) << " , " << p1.addY(p2) << endl;
cout << " 第三个点减第四个点后坐标为: " << p3.minX(p4) << " , " << p3.minY(p4) << endl;
getchar();
return 0 ;
}
15.运算符重载:
运算符重载的方法是定义一个重载运算符的函数,在需要执行被重载的运算时,系统就自动调用该函数,实现相应的
运算。也就是说,运算重载是通过定义函数实现的。运算符重载实质上是函数的重载。
using namespace std;
// 字符串操作类
class String
{
public :
String (){p = NULL;}
String ( char * str){p = str;}
friend bool operator > (String & string1,String & string2);
friend bool operator < (String & string1,String & string2);
friend bool operator == (String & string1,String & string2);
void display();
private :
char * p;
};
// 输出
void String::display()
{
cout << p;
}
// 运算符重载
bool operator > (String & string1,String & string2)
{
if (strcmp(string1.p,string2.p) > 0 )
return true ;
else
return false ;
}
// 运算符重载
bool operator < (String & string1,String & string2)
{
if (strcmp(string1.p,string2.p) < 0 )
return true ;
else
return false ;
}
// 运算符重载
bool operator == (String & string1,String & string2)
{
if (strcmp(string1.p,string2.p) == 0 )
return true ;
else
return false ;
}
// 比较
void compare(String & string1,String & string2)
{
if ( operator > (string1,string2) == 1 )
{
string1.display();cout << " > " ;string2.display();
}
else if ( operator < (string1,string2))
{
string1.display();cout << " < " ;string2.display();
}
else
{
string1.display();cout << " = " ;string2.display();
}
cout << endl;
}
// 时间类
class Time
{
public :
Time(){minute = 0 ;sec = 0 ;}
Time( int m, int s):minute(m),sec(s){}
Time operator ++ ();
Time operator ++ ( int );
// 显示
void display(){cout << minute << " : " << sec << endl;}
private :
int minute;
int sec;
};
// 运算符重载
Time Time:: operator ++ ()
{
if ( ++ sec >= 60 )
{
sec -= 60 ;
++ minute;
}
return * this ;
}
// 运算符重载
Time Time:: operator ++ ( int )
{
Time temp( * this );
sec ++ ;
if (sec >= 60 )
{
sec -= 60 ;
minute ++ ;
}
return temp;
}
// 复杂数类
class Complex
{
public :
Complex(){real = 0 ;imag = 0 ;}
Complex( double r, double i):real(r),imag(i){}
Complex operator + (Complex & c2);
friend ostream & operator << (ostream & ,Complex & );
friend istream & operator >> (istream & ,Complex & );
private :
double real;
double imag;
};
// 运算符重载
Complex Complex:: operator + (Complex & c2)
{
return Complex(real + c2.real,imag + c2.imag);
}
// 输出流运算符重载
ostream & operator << (ostream & output,Complex & c)
{
output << " ( " << c.real << " + " << c.imag << " i) " << endl;
return output;
}
// 输入流运算符重载
istream & operator >> (istream & input,Complex & c)
{
cout << " input real part and imag part of complex number: " ;
input >> c.real >> c.imag;
return input;
}
// 主函数
int main()
{
// 建立对象
String string1( " Hello " ),string2( " Book " ),string3( " Compare " ),string4( " Hello " );
Time time( 34 , 0 ),time2;
Complex c1( 2 , 4 ),c2( 6 , 10 ),c3;
Complex c5,c4;
// 验证运算符是否重载
cin >> c3 >> c4;
cout << " c3: " << c3 << endl;
for ( int i = 0 ;i < 100 ;i ++ )
{
++ time;
time.display();
}
time2 ++ ;
cout << " time2++: " ;time2.display();
compare(string1,string2);
compare(string2,string3);
compare(string1,string4);
c3 = c1 + c2;
return 0 ;
}
16.派生类(通俗点说就是子类):
在声明派生类时,派生类并没有把积累的构造函数继承过来,因此,对继承过来的基类成员初始化的工作也要用派生
类的构造函数承担。所以在设计派生类的构造函数时,不仅要考虑派生类所增加的数据成员的初始化,还应当考虑
基类的数据成员初始化。也就是说,希望在执行派生类的构造函数时,是派生类的数据成员和基类的数据成员同时都
被初始化。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在执行派生类的构造函数时,调用基类的构造函数。
在执行派生类的析构函数时,系统会自动调用基类函数的析构函数和子对象的析构函数,对基类和子对象进行清理。
调用的顺序与析构函数正好相反,先执行派生类自己的析构函数,对派生类新增加的成员进行清理,然后调用子对象
的析构函数,对子对象进行清理,最后调用基类的析构函数,对基类进行清理。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Student{
public :
Student( int n, string nam, char s){
num = n;
name = nam;
sex = s;
}
~ Student(){}
protected :
int num;
string name;
char sex;
};
class Student1: public Student{
public :
Student1( int n, string nam, char s, int a, string ad):Student(n,nam,s){
age = a;
addr = ad;
}
void show(){
cout << " num: " << num << endl;
cout << " name: " << name << endl;
cout << " sex: " << sex << endl;
cout << " age: " << age << endl;
cout << " address: " << addr << endl << endl;
}
~ Student1(){}
private :
int age;
string addr;
};
int main(){
Student1 stud1( 10010 , " Shiyang " , ' f ' , 19 , " 115 XingTai " );
Student1 stud2( 10010 , " hahahha " , ' m ' , 21 , " 110 Beijing " );
stud1.show();
stud2.show();
getchar();
return 0 ;
}
17.多态:多态分为两类:静态多态性和动态多态性,以前学过的函数重载和运算符重载实现的多态性属于静态多态性,在
程序编译时系统就能决定调用哪个函数,因此静态多态性又称为编译时的多态性。静态多态性是通过函数的重载实现的。
动态多态性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才动态地确定操作所针对的对象。它又称运行时的多态性。动态多态性是通过虚函数实现的。
18.虚函数:
虚函数的作用是允许在派生类中重新定义与基类同名的的函数,并且可以通过基类指针或引用来访问基类和派生类中的同名函数。
#include < complex >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Base {
public :
virtual void f( int ) {
cout << " Base::f(int) " << endl;
}
virtual void f( double ) {
cout << " Base::f(double) " << endl;
}
virtual void g( int i = 20 ) {
cout << i << endl;
}
};
class Derived: public Base {
public :
void f( complex < double > ) {
cout << " Derived::f(complex) " << endl;
}
void g( int i = 10 ) {
cout << " Derived::g() " << i << endl;
}
};
int main() {
Base b;
Derived d;
Base * pb = new Derived;
b.f( 1.0 );
d.f( 1.0 );
pb -> f( 1.0 );
b.g();
d.g();
pb -> g();
delete pb;
return 0 ;
}
19.如果用new运算符建立了临时对象。若基类中有析构函数,并且定义了一个指向该基类的指针变量。在程序用带指针
的参数的delete运算符撤销对象时,会发生一个情况:系统只会执行基类的析构函数,而不执行派生类的析构函数。
声明虚析构函数,即使基类并不需要析构函数,也显示的定义一个函数体为空的虚析构函数,以保证在撤销动态存储空间是能得到
正确的处理。(专业)
20.C++提供虚基类地方法,使得在继承间接共同基类时只保留一份成员。
21.构造函数不能声明为虚函数。这是因为在执行构造函数时类对象还未完成建立过程,当然谈不上函数与类对象的关联。
22.纯虚函数的作用是在基类中为其派生类保留一个函数的名字,以便派生类根据需要对他进行定义。如果在基类中没有保留函数
名字,则无法实现多态性。
23.抽象类:这种不用来定义对象而只作为一种基本类型用作继承的类,称为抽象类。由于由于他常用作基类,通常称
为抽象基类。凡是包含纯虚数的类都是抽象类。因为纯虚函数是不能被调用的,包含纯虚函数的类是无法建立对象的。
抽象类的作用是作为一个类族的共同基类,或者说,为一类族提供一个公共接口。
24.以上是我考试的全部考点,为了辅助说明,我也举了一些源码,提供大家理解。好辛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