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模式
hunter800421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概念当对象间存在一对多关系时,则使用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比如,当一个对象被修改时,则会自动通知它的依赖对象。观察者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要素意图: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主要解决:一个对象状态改变给其他对象通知的问题,而且要考虑到易用和低耦合,保证高度的协作。何时使用:原创 2017-02-24 16:39:08 · 363 阅读 · 0 评论 -
抽象工厂模式
概念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Pattern)是围绕一个超级工厂创建其他工厂。该超级工厂又称为其他工厂的工厂。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创建型模式,它提供了一种创建对象的最佳方式。在抽象工厂模式中,接口是负责创建一个相关对象的工厂,不需要显式指定它们的类。每个生成的工厂都能按照工厂模式提供对象。要素意图: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原创 2017-03-12 11:57:34 · 287 阅读 · 0 评论 -
单例模式
概念单例模式属于创建型模式,它提供了一种创建对象的最佳方式。这种模式是最简单的设计模式之一。这种模式涉及到一个单一的类,该类负责创建自己的对象,同时确保只有单个对象被创建。这个类提供了一种访问其唯一的对象的方式,可以直接访问,不需要实例化该类的对象。注意:单例类只能有一个实例。单例类必须自己创建自己的唯一实例。单例类必须给所有其他对象提供这一实例。要原创 2017-03-12 15:43:41 · 238 阅读 · 0 评论 -
组合模式
意图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整体-部分”的层次结构。Compositor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适用性以下情况使用Compositor模式:想表示对象的部分-整体层次结构。希望用户忽略组合对象与单个对象的不同。用户将统一地使用组合结构中的所有对象。结构参与者Component-为组合中的对象生命接口。-在原创 2017-03-21 22:48:55 · 264 阅读 · 0 评论 -
装饰模式
意图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增加功能来说,Decorator模式相比生成子类更为灵活。适用性以下情况使用Decorator模式:在不影响其它对象的情况下,以动态,透明的方式给单个对象添加职责。处理那些可以撤销的职责。当不能采用生成子类的方法进行扩充时。结构原创 2017-04-02 15:51:34 · 463 阅读 · 0 评论 -
原型模式
概念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且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创建型模式,它提供了一种创建对象的最佳方式。意图在运行期建立和删除原型。适用性当一个系统应该独立于它的产品创建、构成和表示时,要使用Prototype模式;当要实例化的类是在运行时刻指定时,例如,通过动态装载;为了避免创建一个与产品类层次平行的工厂类层次时;当一原创 2017-03-16 17:12:39 · 221 阅读 · 0 评论 -
外观模式
概念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隐藏系统的复杂性,并向客户端提供了一个客户端可以访问系统的接口。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它向现有的系统添加一个接口,来隐藏系统的复杂性。这种模式涉及到一个单一的类,该类提供了客户端请求的简化方法和对现有系统类方法的委托调用。适用性当要为一个复杂子系统提供一个简单接口时。客户程序与抽象类实现部分原创 2017-04-10 17:43:13 · 339 阅读 · 0 评论 -
flyweight——享元模式
意图运用共享技术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的对象。适用性当以下情况都成立时可以使用享元模式:一个应用程序使用了大量的对象。完全由于使用大量的对象,造成很大的存储开销。对象的大多数状态都可变为外部状态。如果删除对象的外部状态,那么可以用相对较少的共享对象取代很多组对象。应用程序不依赖于对象标识。由于Flyweight对象可以被共享,对于概念上明显有别的对象,标识测试将返回真值。结构原创 2017-05-17 19:31:28 · 368 阅读 · 0 评论 -
Python与设计模式(一)——Abstract Factory
最近在重新学习Python,想找一些优秀的Python源代码阅读学习,加上前段时间一直在学习设计模式,所以选择了GitHub上这个项目作为学习对象:https://github.com/faif/python-patterns这里有用Python实现各个设计模式的源代码demo。本篇从Abstract Factory开始介绍。其源码如下:#!/usr/bin/env pytho原创 2017-09-19 17:19:32 · 543 阅读 · 0 评论 -
Python与设计模式(二)——builder
首先看源码:#!/usr/bin/python# -*- coding : utf-8 -*-"""@author: Diogenes Augusto Fernandes Herminio https://gist.github.com/420905#file_builder_python.py"""# Directorclass Director(object):原创 2017-09-20 17:08:27 · 1099 阅读 · 0 评论 -
模板方法(Template Pattern)
概念一个抽象类公开定义了执行它的方法的方式/模板。它的子类可以按需要重写方法实现,但调用将以抽象类中定义的方式进行。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对象行为型模式。要素意图: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模板方法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即可重定义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主要解决:一些方法通用,却在每一个子类都重新写了这一方法。使用场景:一次性原创 2017-03-06 17:29:25 · 274 阅读 · 0 评论 -
命令模式及在Android中的应用
意图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即我们创建的Command对象),从而使你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 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解决的问题在软件系统中,行为请求者与行为实现者通常是一种紧耦合的关系,但某些场合,比如需要对行为进行记录、撤销或重做、事务等处理时,这种无法抵御变化的紧耦合的设计就不太合适。模式中的角色抽象命令原创 2017-02-20 12:58:50 · 874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状态模式(State Pattern)
概念在状态模式(State Pattern)中,类的行为是基于它的状态改变的。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在状态模式中,我们创建表示各种状态的对象和一个行为随着状态对象改变而改变的 context 对象。要素意图:允许对象在内部状态发生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对象看起来好像修改了它的类。主要解决:对象的行为依赖于它的状态(属性),并且可以根据它的状态改变而改变它的相关原创 2017-03-01 15:59:15 · 420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
概念用于顺序访问集合对象的元素,不需要知道集合对象的底层表示。迭代器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要素意图: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 而又无须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主要解决:不同的方式来遍历整个整合对象。何时使用:遍历一个聚合对象。如何解决:把在元素之间游走的责任交给迭代器,而不是聚合对象。关键代码:定义接口:hasNext, next。应原创 2017-02-21 18:50:22 · 392 阅读 · 0 评论 -
中介者模式(Mediator Pattern)
概念中介者模式(Mediator Pattern)是用来降低多个对象和类之间的通信复杂性。这种模式提供了一个中介类,该类通常处理不同类之间的通信,并支持松耦合,使代码易于维护。中介者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要素意图: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中介者使各对象不需要显式地相互引用,从而使其耦合松散,而且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之间的交互。主要解决:对象与对象之间存在大量的关联关系原创 2017-02-22 12:52:33 · 400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备忘录(Memento Pattern)模式
概念备忘录模式(Memento Pattern)保存一个对象的某个状态,以便在适当的时候恢复对象。备忘录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要素意图: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主要解决:所谓备忘录模式就是在不破坏封装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这样可以在以后将对象恢复到原先保存的状态。何时使用:很多时候我们原创 2017-02-23 16:31:07 · 451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
概念在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中,一个类的行为或其算法可以在运行时更改。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在策略模式中,我们创建表示各种策略的对象和一个行为随着策略对象改变而改变的 context 对象。策略对象改变 context 对象的执行算法。要素意图: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它们一个个封装起来, 并且使它们可相互替换。主要解决:在有多种算法相似的原创 2017-03-03 17:40:49 · 327 阅读 · 0 评论 -
适配器模式
意图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Adapter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适用性以下情况使用Adapter模式:你想使用一个已经存在的类,而它的接口不符合你的需求。你想创建一个可以服用的类,该类可以与其他不相关的类或不可预见的类(即那些接口可能不一定兼容的类)协同工作。(仅适用于对象Adapter)你想使用一些已原创 2017-03-17 18:58:19 · 308 阅读 · 0 评论 -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
概念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的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要素意图:主要将数据结构与数据操作分离。主要解决:稳定的数据结构和易变的操作耦合问题。何时使用:需要对一个对象结构中的对象进行很多不同的并且不相关的操作,而需要避免让这些操作"污染"这些对象的类,使用访问者模式将这些封装到类中。如何解决:在被访问的类里面加一个对原创 2017-03-09 17:43:24 · 250 阅读 · 0 评论 -
python设计模式——工厂方法
工厂方法模式,又称工厂模式、多态工厂模式和虚拟构造器模式,通过定义工厂父类负责定义创建对象的公共接口,而子类则负责生成具体的对象。工厂方法模式将类的实例化(具体产品的创建)延迟到工厂类的子类(具体工厂)中完成,即由子类来决定应该实例化(创建)哪一个类。以下是工厂方法模式的UML类图:接下来我们看一段实现工厂方法模式的python代码。class GreekGetter(obje原创 2018-01-24 20:22:26 · 540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