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写得蛮好的linux学习笔记",我也来学几条linux中常用的初级命令.
1) uname - 显示系统(内核),主机名的信息
-a 显示所有的信息,
-s 显示内核(kernel)的名字,如果是linux,就返回linux
-o 显示操作系统的名字, 如果是linux,通常返回GNU/linux
-r 显示内核的发行版本(release)
-v 显示内核的版本号
-n nodename, 网络节点主机名
-p 处理器(processor)类别
-m 机器硬件名,和-p返回相同的值
-i 硬件平台
2) info 和man作用相同,都是显示某个命令的帮助手册,但它给出的是基于菜单的更详细的说明
3) locale 显示当前字体 当前字体在文件/etc/sysconfig/i18n中设置
= /etc/sysconfig/i18n =
LANG="en_US.UTF-8"
SUPPORTED="en_US.UTF-8:en_US:en"
SYSFONT="latarcyrheb-sun16"
关于 LANG 和 LC_ALL
# unset LC_ALL
# export LANG=zh_CN.UTF-8
# startx
和
# export LC_ALL=zh_CN.UTF-8
# startx
效果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不想汉化系统,只是想得到中文支持,可以设置LC_ALL为en_US.UTF-8。
不过网络上大部分中文环境都是GB2312的。比如用文本浏览器lynx来浏览百度可能是乱码,我们可以
# export LC_ALL=zh_CN.GB2312
然后将konsole的设置->编码改为GB2312,这样再次浏览百度就会正常显示了。
可以通过locale -a查看当前系统支持的字符集。
gentoo Linux通过修改文件/etc/env.d/10lang来设置LC_ALL变量,设置过后要运行env-update命令来产生文件/etc/profile.env
4) touch 创建文件或者更改已存在文件的时间(三种时间一起改)
5) nl 显示文件内容,并在内容前加行号
6) df 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可以利用该命令来获取硬盘被占用了多少空间,目前还剩下多少空间等信息。
语法:df [选项]
说明:df命令可显示所有文件系统对i节点和磁盘块的使用情况。
该命令各个选项的含义如下:
-a 显示所有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包括0块(block)的文件系统,如/proc文件系统。
-k 以k字节为单位显示。这个选项好象没有必要,因为df默认显示的大小都是以K字节为单位.
-i 显示i节点信息,而不是磁盘块。
-t 显示各指定类型的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x 列出不是某一指定类型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与t选项相反)。
-T 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7) du du的英文原义为“disk usage”,含义为显示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功能:统计目录(或文件)所占磁盘空间的大小。
语法:du [选项] [Names…]
说明:该命令逐级进入指定目录的每一个子目录并显示该目录占用文件系统数据块(1024字节)的情况。若没有给出Names,则对当前目录进行统计。
该命令的各个选项含义如下:
-s 对每个Names参数只给出占用的数据块总数。
-a 递归地显示指定目录中各文件及子孙目录中各文件占用的数据块数。若既不指定-s,也不指定-a,则只显示Names中的每一个目录及其中的各子目录所占的磁盘块数。
-b 以字节为单位列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系统缺省以k字节为单位)。
-k 以1024字节为单位列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c 最后再加上一个总计(系统缺省设置)。
-l 计算所有的文件大小,对硬链接文件,则计算多次。
-x 跳过在不同文件系统上的目录不予统计。
8) mount 列出系统所有的分区
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cdrom 挂载光盘
mount -t vfat /dev/fd0 /mnt/floppy 挂载软盘
mount -t vfat -o iocharset=utf8,umask=000 /dev/hda2 /mnt/hda2 挂载fat32分区
mount -t ntfs -o nls=utf8,umask=000 /dev/hda3 /mnt/hda3 挂载ntfs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