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P概念
在百度百科中对AOP的介绍如下:
在软件业,AOP为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的缩写,意为:面向切面编程,通过预编译方式和运行期动态代理实现程序功能的统一维护的一种技术。AOP是OOP的延续,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热点,也是Spring框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函数式编程的一种衍生范型。利用AOP可以对业务逻辑的各个部分进行隔离,从而使得业务逻辑各部分之间的耦合度降低,提高程序的可重用性,同时提高了开发的效率。这种在运行时,动态的将代码切入到类的指定方法、指定位置上的编程思想就是面向切面的编程。
面向切面编程(AOP是Aspect Oriented Program的首字母缩写) ,我们知道,面向对象的特点是继承、多态和封装。而封装就要求将功能分散到不同的对象中去,这在软件设计中往往称为职责分配。实际上也就是说,让不同的类设计不同的方法。这样代码就分散到一个个的类中去了。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了代码的复杂程度,使类可重用。
但是人们也发现,在分散代码的同时,也增加了代码的重复性。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们在两个类中,可能都需要在每个方法中做日志。按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我们就必须在两个类的方法中都加入日志的内容。也许他们是完全相同的,但就是因为面向对象的设计让类与类之间无法联系,而不能将这些重复的代码统一起来。
也许有人会说,那好办啊,我们可以将这段代码写在一个独立的类独立的方法里,然后再在这两个类中调用。但是,这样一来,这两个类跟我们上面提到的独立的类就有耦合了,它的改变会影响这两个类。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在需要的时候,随意地加入代码呢?这种在运行时,动态地将代码切入到类的指定方法、指定位置上的编程思想就是面向切面的编程。
AOP在编程历史上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对OOP编程是一种十分有益的补充,AOP的主要好处是对原有代码毫无入侵性,把和主业务无关的事情放到代码以外去做 ,AOP像OOP一样,只是一种编程范式,AOP并没有规定说,实现AOP协议的代码,要用什么方式去实现。这里举个基于代理模式的方式(基于动态代理的SpringAOP):
AOP不一定都像Spring AOP那样,是在运行时生成代理对象来织入的,还可以在编译期、类加载期织入,比如AspectJ。
这里列出了一些SpringAOP和AspectJ的区别,想了解更多请点击 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