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题记录表格
日期 | 中心理解 | 语言表达 | 逻辑填空 | 第一次复盘 |
8.12 | +7 | |||
8.14 | +3 | |||
8.15 | +6 | |||
8.16 | +6 | |||
8.21 | +n | |||
8.22 | +5 | |||
8.23 | +7 | |||
8.24 | +3 | |||
8.25 | +1 | +4 | +6 |
第一章片段阅读
解题顺序:提问—文段—选项
中心理解题
【提问方式】这段文字主要 / 旨在 / 重在 / 意在 / 想要说明(论述、强调)的是……这段文字的主旨 / 主题 / 观点是……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 / 态度是……适合做这段文字关键词的是……解题思路:有补充见图片1. 重点词语2. 行文脉络
一、重点词语之关联词
(一)转折关系
典型标志词:虽然……但是……尽管……可是…………不过…………然而…………却……其实 / 事实上 / 实际上……殊不知截然不同,截然相反相对而言可惜的是,遗憾的是全新的研究理论要点:转折之后是重点错误选项特征:1. 转折前的内容2. 围绕解释说明的表述3. 无中生有4. 例子当中的转折,比如后面的句子不重要![]()
1是解释2是坏,一个是前面是重点一个是后面是重点
acdd
(二)因果关系
典型格式:因为……所以……由于……因此……理论要点: 结论是重点引导结论的标志词:1. 所以、因此、因而、故而、故2. 于是、可见、看来提示:若尾句出现结论词,大部分情况下是对前文的总结,尾句通常为文段的中心句知识链接:结论句出现在文段开头 / 中间,之后仍有其他语句:1. 之后的语句是进一步解释说明,此时中心句仍为结论句2. 之后又出现并列、因果、转折、对策等关联关系,需结合多种关联词共同分析![]()
本思维导图和转折关系有些类似
CADD
(三)必要条件关系
典型格式:只有……才……理论要点:1. 必要条件是重点2. 必要条件即“只有”和“才”之间的部分知识链接: 对策常考,很重要对策标志词:1. 应该、应当、应、需要、要、必须 + 做法2. 通过 / 采取……手段 / 途径 / 措施 / 方式 / 方法 / 渠道,才能……3. 前提、基础、保障4. 负有……的义务 /……的必由之路 /……的法门之一 / 要领在于 / 势在必行/迫在眉睫行文脉络:1. 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2. 提出问题 + 解决问题 + 解释说明(意义效果,好处)3. 对策 + 正反论证 / 原因论证
DCBCB
8.12错题
A改成B(主题词)
D改成B(意义没有对策重要)
A改成D(主题词)
知识链接: 反面论证典型格式 :如果 / 倘若 / 一旦……+ 不好的结果具体应用 :把前面的做法反过来,即为对策错误选项特征:1.假设变成现实的表述2.反结果举例:如果你不认真做题,那么你就会做错A 你要认真做题B 你已经认真做题了C 你已经做错了
知识链接:当文段中只出现问题表述时,“解决问题”可能作为正确答案出现在选项中注意:对策不万能,要有针对性无效对策:主题词错误/对策解决不了问题不明确:范围扩大不明确,否定表述不明确,围绕问题的表述,围绕意义效果的表述注意:优先对策和主题词
二、重点词语之主题词:
1.定义:文段围绕的核心话题,文段要围绕其展开2.判断方法:(1)中心句围绕的核心话题,一般前有引入或后有解释说明(2)每句话都围绕的相同话题3.理论要点:正确答案需包含文段主题词4.错误选项特征:非重点:转折前的内容围绕解释说明的表述结论词之前的内容五中生有偷换概念:主题词(偷换/范围扩大或缩小)5. 注意:一个主题词找准,两个主题词找全优先把握主题词![]()
三、重点词语之程度词:
标志词:更、尤其、正是、特别是、真正、根本、最核心、最突出等非典型标志词:堪比,救命理论要点:程度词可提示重点位置注意:程度词加主题词,![]()
四、重点词语之并列关系
理论要点: 全面概括,提取共性补充:1.无中心句 2.常考文段特征:1. 包含并列关联词及标点,如此外、另外、同时、以及、“ ;”2. 句式相同或相近3. 按照时间顺序展开4.通篇都出现数字5.对比话题,话题范围一致,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粉笔提示:巧用反向排除法并列文段,直接概括不好判断时,可以先排除干扰项错误选项特征:表述片面,主题词错误例:当今社会,公务员的考试人数越来越多,同时,难度越来越高A.公务员考试的人数越来越多B.公务员考试的难度越来越高C.高考的人数和难度不断增高D.当今公务员考试的时代特征![]()
五、行文脉络
理论要点: 把握中心句及分述句的特征中心句特征:1.形式:重点词提示2.内容:观点(一般情况下是明确的)(结论,对策,评价)分述句特征:1.举例子:“比如”“例如”“……就是例证”等,如人,事,时间,地点,作品2.数据资料3.正反论证4.原因解释5.并列分述
总分结构:
知识链接: 总—分(观点+解释说明)中心句后为不同类型的解释说明优先看选项的前提:1.字数少2.句式一致,格式相同
8.12错题
D行文结构:总(观点)——>分(举例子,人)选项分析:A.例子片面B.(优先对策前提是文章中有问题,或者对对策进行同义替换选对策)两个问题拿不准,看例子,例子解释谁选谁,此题例子对D解释C.身心健康无中生有
8.12错题:
D改成C(主题词重要)行为结构:总()——>分选项特征:A.战争迷雾不重要B.在另一方面里面,片面C.正确D.遭遇什么困境,没讲清楚,应该是虚拟因素
分—总结构
1. 结论2. 对策2. 代词(“这”“此”)引导的尾句需关注3.概括性词语,如总之、简而言之、换言之、换句话说
8.12错题
C改成B行文结构:分总选项特征:A.共享经济,无中生有B.正确C.重点是政府众包D.互联网+,无中生有


细节判断题
【提问方式】以下对文段理解正确 / 不正确的是……符合 / 不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从文段中可以得知 / 推出的是……错误选项类型:1. 无中生有2. 偷换概念(替换、混搭)3. 偷换逻辑(强加因果、因果倒置,并列偷换成因果,偷换成一个是重要的)4. 偷换时态(1)将来时(将要、立刻、趋势、以后)(2)完成时(已、已经、了、完成)(3)进行时(正在、在……中、着)
快速解题技巧:1. 相对绝对项绝对表述:一定、必定、都……,唯一,永远,取代,决定,主导相对表述:可能、也许、往往……,不完全,并非绝对2. 对比项标志词:A 高于 / 优于 B;利大于弊;A 比 B 更……3. 表述与常识不符项![]()
选错误的优先级:1.与常识相反,无中生有 2扩大范围
细节主旨化:
选正确的优先级:1与中心句匹配,概括全文 2.概括文中的某一句
DA
8.12错题
C改成D
选项分析:A正确
B正确
C如果有说明目前没有
D逻辑无中生有
BC CD D
第二章 语句表达
语句填空题
【提问方式】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 / 项是……
1.横线在结尾:
1. 总结前文2. 提出对策
8.14错题:
总分总
A改成B(主题词,没有说弯道超车)
CD么有提到
D
8.14错题
D
A.供给就是生产的意思病句
C.服务不能代替用户,用户不仅仅关注的是服务
2.横线在开头:
1. 对后文进行概括2. 话题引入、前期铺垫
8.14错题
C 改成B(主题词是循环)
D
3.横线在中间:
1. 注意与上下文的联系2. 把握好主题词,保证与文段话题一致
CC
第三章 逻辑填空
一 词的辨析
一、词义侧重
适用情况:词形、发音相近或相同,如权力,权利辨析方法:1. 用不一样的字组词,拆词2. 才不了,整体进行搭配组词
B
8.15错题
BB改成D,BC要接动词,A文段只有一个主体,艺术桥
8.15错题
A反省和反思的区别,C不是强调缘分,契机相比机遇是相对重要的一个节点,机遇只是境遇,转机也可以正确
二、固定搭配
找准搭配对象(常用词、热点词)
B
D
C
8.15错题
D改成B,B形容创业的艰辛,开拓进取
深入人心,搭配思想观念,深得人心搭配政策
栉风沐雨表示幸苦
浩如烟海和汗牛充栋一样的
海晏河清1.修饰天下太平的盛世局面 2.体现出政治的清明
浓墨重彩和入目三分
废寝忘食指短时间的
巧夺天工修饰人的力量
改头换面感情色彩消极
淋漓尽致表达充分,酣畅淋漓表达爽
A
8.15错题
D改成C,擘画指领导
8.15错题
A改成C,ABD体现不出先后
B
三、程度轻重
理论要点:所填词语的程度轻重与文段意思的程度轻重保持一致文段中出现更,甚至,乃至等词语时,语义程度前轻后重
D盛极一时和无出其右对,深入人心促使人们
8.15错题
C改成B
A缓解或者避免可以,指示性和前面时程度词
四、感情色彩
理论要点:1.褒义、贬义、中性2.所填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文段的感情色彩保持一致
D,雅号只能代替人,不能代替物,琳琅满目指物品
C,风靡一时指某一时间短,大张旗鼓指某一物体
8.16错题
例三:C改成D
总结: 词语要对比一组一组记
二、语境分析
一、关联关系
(一)转折关系
标志词: 但是、然而、却等理论要点: 前后语义相反,感情色彩相反
B
8.16错题
C改成D
A
(二)因果关系
标志词: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导致、使得等理论要点: 横线前后构成因果关系
8.16错题
C改成A,BC和文学创作无关
D
(三)并列关系
理论要点:1. 同义并列:顿号(、)、逗号(,)理论要点:同义并列前后语义相近2. 反义并列:不是……而是……、是……不是……、相反、反之、多一些……少一些……、要……不能……等理论要点:反义并列前后语义相反相对3. 句式相同或相近,要结合前后语境分析语义是相近还是相反
注:包容好和坏,不是赞扬和批评相反词有四种:1.转折 2. 反义并列 3.否定词 4对比 分时间对比和不同主体对比
DAB
8.16错题
D改成A
B
8.16错题
A改成C
沧桑巨变可好可坏
标新立异一是指创新,二是指故意搞的和别人不一样
二、对应关系
(一)解释类对应
题干特点:分句, ______ ,分句1. 有标志(1)标志词:即、就是、可谓、无异于、无疑是等(2)标点:冒号(:)、破折号(——)2. 无标志:前后语句对横线处进行词义解释
BA唾手可得不一定是近,A夸张手法,C改成B黯然失色是指色彩,优点不如别人,相形见绌是指大小,优点都可以比较
B改成C,一脉相承有先后,相辅相承没有相互配合,强调缺一不可,并行不悖代表可以同时进行,不冲突,不强调一样
主题词用在其他搭配等技巧用不上的时候
D花拳绣腿也可以但是淡化强调由浓变淡的过程
D扩展范围D
形象表达 / 指代词 / 主题词 / 前后呼应
三、 虚词辨析
关联词辨析理论要点:把握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B改成D喝毒酒止渴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杨汤止沸只解决表面问题,深层次的没有解决,报薪救火,使问题更严重,竭泽而渔和杀鸡取卵都是只顾眼前利
D设身处地是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寓教于乐,使人在娱乐中受到教育
A改成D A只有做法,才有好处意义,只要就过于绝对,BD带来不了好处意义
课后练习题错题:
8.22错题
A改成B
总分结构
A 项,文段开篇指出“综观自然界里的动物和植物,蓝色是一种极其罕见的颜色”,但文段
并未提及自然界中蓝色罕见的原因,故“罕见的原因”无中生有,且文段重点强调“蓝色颜
料”,“蓝色”范围扩大,排除;
C 项,“莫高窟壁画”仅对应文段举例部分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D 项,缺少文段主题词“蓝色颜料”,排除。
8.22错题

A改成D
解析
文段开篇说明对互联网金融加强监管的目的是促进互联网金融有序发展,接着通过对策标志
词“只有······才······”再次强调互联网企业要明确互联网行业监管对自身
发展的重要性,故文段主要强调互联网金融监管对互联网企业很重要,对应 D 项。
A 项,缺少文段主题词“企业”,排除;
B、C 两项缺少文段主题词“监管”,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D。
8.22错题
A改成C
解析
文段首句介绍人类的四大烦恼,指出“病”无法根除,属于提出问题。接下来论述“药”不
灵的时候,人们会用“行气、导引”等其他方法,紧接着通过转折词“但”,引出文段的重
点,强调这些其他方法摆脱不了“附庸地位”,即人们治病主要依靠的还是“药”,对应 C 项。
A 项,“有些根本性烦恼”表述不明确,且未提及主题词“药”,排除;
B 项,对应文段转折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D 项,选项表述“药”与“病”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并列关系,文段重点应为解决
问题的对策,即“药”,而非并列“药”与“病”,且属于转折前表述,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8.22错题
C改成B
解析
接着由转折标志词“但”提出问题,即未纳入保护范围的村落存在“有乡村没乡愁、有新房没灵魂”的现象,即存在精神文化内涵缺失的问题。故文段转折后重点强调目前没有纳入到保护目录的传统村落存在的问题是缺少内在的精神文化,答案需选择解决问题的对策,B 项“精神文化价值”对应文段“有乡村没乡愁、有新房没灵魂”的问题,当选。
A 项,“建设‘美丽乡村”文段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
C 项,“政策扶持”仅对应“政策规范”这一方面,文段还提到了“资金帮扶”,选项表述片
面;另外选项偏离了文段“精神文化内涵缺失”这一问题,属于无关对策,排除;
D 项,仅“列入保护名录”并不能解决问题,还需要有切实可行的相关措施来保护,且“列
入保护名录”并不能解决文段提出的传统村落精神文化内涵缺失的问题,属于无关对策,排
除。
8.22错题

D改成C
解析
文段首先通过“有人说”指出别人的观点,即农村教育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并分析原因,之
后通过转折关联词“可是”引出作者观点,强调“不能因农村教育延缓户籍改革和城市化进
程”,对应 C 项。
A 项,为开篇“有人说”的观点,在转折词“可是”之前,非重点,排除;
B 项“正比”对应文段“城市化程度越高,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越高”,也为转折词“可
是”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D 项,文段重点讨论城市化进程的问题,而非农村教育落后的原因,选项未提及文段重点内
容“城市化进程”,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