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Google合作的一些不确定因素
文/飞天含雪
QQ 543415188
昨日新浪和Google宣布战略合作,双方将分享各自的优势资源,实现平台互补。新浪和Google合作不可谓不华丽,但从合作的层面上讲,新浪仍停留于对广告的挖掘上,似乎除了广告,新浪没有了其他的想象空间。
新浪对广告的专注犹如网易对网游的专注,也犹如百度对搜索的专注,但前者和后二者有不同。网易专注于网游,赚的盆满钵满,目前30多亿的现金储备可供网易进行博客,搜索等业务的扩张,何况网易有着第一邮箱的巨大优势;百度专注于搜索,其搜索广告收益在第一季度已经超过新浪品牌广告的收益------新浪广告营收3180万美元,而百度的收入为3570万美元,预计新浪和百度的在广告上差距还可能进一步拉大。
新浪在收入上的疲态由来已久,2004年的时候,新浪在三大门户中遥遥领先,记得我看2004年第二季度三大门户的财报,网易和搜狐的收入均在2000万至3000万美元之间,新浪的收入则在5000万美元以上,当时的新浪有无线增值和广告两大主营业务,后来由于无线增值业务遭受政策性打压,很快衰落,而押宝于网游的网易则一跃而起,成为三大门户中最赚钱的公司。今天网易的季度收入规模已经达到6000多万美元,而新浪不仅原地踏步甚至还在后退。
有人可能会问,搜狐呢?搜狐的盈利相比新浪还差的多,没错,搜狐现在的确不如新浪,但懂得“吃一堑,长一智”的张朝阳将业务放在搜索和广告层面,客观上降低了风险,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如果搜狐抓住这一机遇,在广告上赶超新浪不无可能。
新浪的确太专注了,曹国伟上台的时候就迅速砍掉了新浪的其他业务,集中力量发展广告,当然,这也在财报上迅速的体现了出来,然而,随着门户大佬们逐渐发力广告,抢夺着新浪的“口粮”,新浪的挑战无疑会越来越大。
那么新浪为什么会放弃自主研发搜索引擎呢?目前的门户们大多自己在研发搜索引擎,搜狐的搜狗,网易的有道,腾讯的搜搜,只有新浪甘愿和外人合作,或许,自己研发搜索引擎存在太大风险,而且其效益不可能立刻显现出来,为了让投资者和董事会满意,曹国伟别无选择,只有吃Google的现成。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新浪历来对技术都不是很重视,这在新浪的博客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但细心一点的人就会发现,在若干时间之后,如果Google的流量上来了,新浪将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换言之,Google与新浪合作看重的就是流量,有了流量他还有和新浪合作的必要吗?何况这次的合作会得罪原有的伙伴百度,因为百度给新浪贡献了大量的流量,细心的人可以去搜索一下。前不久我就写了一篇文章说百度打压搜狐,抬高新浪,不知道这次会不会反过来。
总之,新浪Google合作不确定因素还很大,虽然不能贬低二者合作,但也不能盲目看好二者合作,报太高期望值。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文/飞天含雪
QQ 543415188
昨日新浪和Google宣布战略合作,双方将分享各自的优势资源,实现平台互补。新浪和Google合作不可谓不华丽,但从合作的层面上讲,新浪仍停留于对广告的挖掘上,似乎除了广告,新浪没有了其他的想象空间。
新浪对广告的专注犹如网易对网游的专注,也犹如百度对搜索的专注,但前者和后二者有不同。网易专注于网游,赚的盆满钵满,目前30多亿的现金储备可供网易进行博客,搜索等业务的扩张,何况网易有着第一邮箱的巨大优势;百度专注于搜索,其搜索广告收益在第一季度已经超过新浪品牌广告的收益------新浪广告营收3180万美元,而百度的收入为3570万美元,预计新浪和百度的在广告上差距还可能进一步拉大。
新浪在收入上的疲态由来已久,2004年的时候,新浪在三大门户中遥遥领先,记得我看2004年第二季度三大门户的财报,网易和搜狐的收入均在2000万至3000万美元之间,新浪的收入则在5000万美元以上,当时的新浪有无线增值和广告两大主营业务,后来由于无线增值业务遭受政策性打压,很快衰落,而押宝于网游的网易则一跃而起,成为三大门户中最赚钱的公司。今天网易的季度收入规模已经达到6000多万美元,而新浪不仅原地踏步甚至还在后退。
有人可能会问,搜狐呢?搜狐的盈利相比新浪还差的多,没错,搜狐现在的确不如新浪,但懂得“吃一堑,长一智”的张朝阳将业务放在搜索和广告层面,客观上降低了风险,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如果搜狐抓住这一机遇,在广告上赶超新浪不无可能。
新浪的确太专注了,曹国伟上台的时候就迅速砍掉了新浪的其他业务,集中力量发展广告,当然,这也在财报上迅速的体现了出来,然而,随着门户大佬们逐渐发力广告,抢夺着新浪的“口粮”,新浪的挑战无疑会越来越大。
那么新浪为什么会放弃自主研发搜索引擎呢?目前的门户们大多自己在研发搜索引擎,搜狐的搜狗,网易的有道,腾讯的搜搜,只有新浪甘愿和外人合作,或许,自己研发搜索引擎存在太大风险,而且其效益不可能立刻显现出来,为了让投资者和董事会满意,曹国伟别无选择,只有吃Google的现成。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新浪历来对技术都不是很重视,这在新浪的博客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但细心一点的人就会发现,在若干时间之后,如果Google的流量上来了,新浪将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换言之,Google与新浪合作看重的就是流量,有了流量他还有和新浪合作的必要吗?何况这次的合作会得罪原有的伙伴百度,因为百度给新浪贡献了大量的流量,细心的人可以去搜索一下。前不久我就写了一篇文章说百度打压搜狐,抬高新浪,不知道这次会不会反过来。
总之,新浪Google合作不确定因素还很大,虽然不能贬低二者合作,但也不能盲目看好二者合作,报太高期望值。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