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简单理解为 异步消息插队并优先执行。
- 场景:排队买票
- 先来了一个普通用户来排队,买完票走了。
- 后面又来了一个VIP用户A来买票 就一直站在卖窗口这里 也不走(ps:添加屏障 )
- 紧接者又来了一个普通用户C,再后面又来了VIP用户B
- VIP A 对VIP B 说,哥们不要排队直接来窗口买票,VIP B买完票走了,VIP A 被 某个哥们叫走了(移除屏障)
- 这个时候终于轮到普通用户C买票了。
二、系统应用
简单的来说就是优于事件回调执行,为了做一些优先级更高的操作 比如 视图刷新。当一个Handler消息来时 会优先于执行同步屏障消息事件。
以便系统底层可以做一些比上层业务更加重要的消息事件 ,所以 这个方法 被注解成hide 也是系统给自己开了一道后门。不然的话把方法公开给应用去使用,那么很可能把系统卡成翔而导致掉帧。
- 申请VSYNC信号前加入屏障,保证被优先执行
- 这里的handler就是主线程的handler
void scheduleTraversals() {
if (!mTraversalScheduled) {
mTraversalScheduled = true;
//设置同步障碍,确保mTraversalRunnable优先被执行
mTraversalBarrier = mHandler.getLooper().getQueue().postSyncBarrier();
//内部持有Handler关联主looper, 然后通过Handler发送了一个异步消息到主线程messageQueue
mChoreographer.postCallback(
Choreographer.CALLBACK_TRAVERSAL, mTraversalRunnable, null);
。。。。
}
}
以上说明申请VSYNC信号非常重要,如果申请VSYNC不及时会造成屏幕不流畅卡顿现象,所以说Android是不允许在主线程做耗时操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当前一个消息正在onHandlerMesage中(main)做耗时操作,那么VSYNC申请会处于一个等待状态 造成屏幕无法在16.6ms内刷新(一般来说屏幕刷新频率 主流为60Hz ,也就是16.6ms刷新一次)。
- 回调后:
- 自己被执行了才移除屏障
- 进行View的绘制流程
void doTraversal() {
if (mTraversalScheduled) {
mTraversalScheduled = false;
//移除消息屏障
mHandler.getLooper().getQueue().removeSyncBarrier(mTraversalBarrier);
if (mProfile) {
Debug.startMethodTracing("ViewAncestor");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