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配置文件生成详解

本文详细解析Linux内核配置过程,通过make menuconfig启动图形化配置界面,了解配置信息保存在.root/.config文件中。同时,探讨如何在盘古开发板上进行配置,并指出可通过/proc/config.gz获取已编译内核的配置文件。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今天想把Linux内核裁剪一下,即关掉一些用不到的功能。

正常来说应该是命令:make menuconfig,弹出图形化配置界面,配置完成后的配置信息保存在内核源代码的根目录下的.config文件中。

其实:make menuconfig,弹出的图形化配置界面里面的目录结构和Linux内核源码的目录结构是一致的。

但是,盘古开发板的wiki上面给出的内核编译命令是:

问题来了,它这里怎么不是make config,而是 make i2som_panguboard_defconfig,为什么会是make这个文件呢?

百度发现,i2som_panguboard_defconfig这个配置文件位于内核源代码根目录下的:arch/arm/configs中,即在这里存放着各个平台和芯片的配置文件。那么为什么要放在这里,不是在.config中?

它这里执行make i2som_panguboard_defconfig后,就会在内核源代码的根目录下生成.config文件。即可以认为这个.config文件是动态生成的,因此在其它地方保存这个配置文件就很有必要了,这个配置文件需要修改的话可以先执行make i2som_panguboard_defconfig,生成.confi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