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N技术原理
- 虚拟局域网,802.1Q;
- TAG:占4个字节;TPID:占2个字节,固定取值(0X8100);
- VLAN ID:占12bit,范围:0~4095;
(1)0,4095为系统保留,不可使用;
(2)1为默认vlan,用于设备管理;
(3)2~1001为以太网使用,用户可以建立并使用;
(4)1002~1005预留给FDDI与令牌环的思科默认vlan,不能删除;
(5)1006~1024保留仅限系统使用;
(6)1025~4094用于扩展以太网; - 交换机首次转发采用广播方式,随后转发构建MAC表;
MAC表5分钟更新一次;是根据源MAC构建的; - VLAN技术作用:
(1)逻辑上分割广播域;
(2)打破物理设备限制。 - VLAN使用方式:基于接口、基于MAC表、基于子网、基于协议、基于policy;
- 以太网帧转发过程

注:默认情况下P VLAN=VLAN 1,交换机所有端口都属于VLAN 1。 - VLAN接口
(1)access接口:通常用于连接主机,是接入链路,只允许一个VLAN通过。
对Tag的处理:
①数据发出口,只检查tag与本接口是否相同,不同丢弃;
②收到不带tag的数据,打上本接口的标签;
access端口发往对端设备的以太网帧永远是untagged frame(不带标签的帧)
(2)trunk接口:干道链路,允许多个VLAN通过,用于连接交换机;
对Tag的处理:
①发出数据的tag与本接口默认VLAN是否相同,相同去掉tag转发,不同带tag转发;
②收到数据带tag,检查所属VLAN,是否允许通过,若允许通过则转发,不允许则丢弃;
③收到的数据不带tag,打上接口的默认VLAN;
(3)hybrid接口:混合接口,华为自定义的,可以灵活控制VLAN标签的移除;
9.配置命令:(仅限华为eNSP模拟器)
(1)创建VLAN:vlan ID/vlan batch ID ID′
(2)设置接口模式:port link-type access/trunk/hybrid
(3)为接口划分vlan:port default vlan ID(access接口)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ID(trunk接口)
(4)hybrid接口命令:port hybrid pvid vlan ID(设置默认vlan)
port hybrid untagged vlan ID(出去接口数据剥离tag)
port hybrid tagged vlan ID(出去接口数据打上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