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操作
写操作
1)、主要功能
A、 40通道点阵LCD 驱动
B、 可选择当作行驱动或列驱动;
C、 输入/输出信号:输出,能产生20×2个LCD驱动波形;输入,接受控制器送出的串行数据和控制信号,偏压(V1∽V6);
D、 通过单片机控制将所测的频率信号读数显示出来
2)、技术参数
显示容量:16×2个字符
芯片工作电压:4.5—5.5V
工作电流:2.0mA(5.0V)
模块最佳工作电压:5.0V
字符尺寸:2.95×4.35(W×H)mm
3)引脚说明
第1脚:VSS为地电源。
第2脚:VDD接5V正电源。
第3脚:VL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时对比度最高,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影”,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10K的电位器调整对比度。
第4脚:RS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指令寄存器。
第5脚:R/W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当RS和R/W共同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或者显示地址,当RS为低电平R/W为高电平时可以读忙信号,当RS为高电平R/W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数据。
第6脚:E端为使能端,当E端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执行命令。
第7~14脚:D0~D7为8位双向数据线。
第15脚:背光源正极。
第16脚:背光源负极。
4)1602液晶模块内部的控制器共有11条控制指令
序号 |
指令 |
RS |
R/W |
D7 |
D6 |
D5 |
D4 |
D3 |
D2 |
D1 |
D0 |
1 |
清显示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2 |
光标返回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 |
3 |
置输入模式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I/D |
S |
4 |
显示开/关控制 |
0 |
0 |
0 |
0 |
0 |
0 |
1 |
D |
C |
B |
5 |
光标或字符移位 |
0 |
0 |
0 |
0 |
0 |
1 |
S/C |
R/L |
* |
* |
6 |
置功能 |
0 |
0 |
0 |
0 |
1 |
DL |
N |
F |
* |
* |
7 |
置字符发生存贮器地址 |
0 |
0 |
0 |
1 |
字符发生存贮器地址 | |||||
8 |
置数据存贮器地址 |
0 |
0 |
1 |
显示数据存贮器地址 | ||||||
9 |
读忙标志或地址 |
0 |
1 |
BF |
计数器地址 | ||||||
10 |
写数到CGRAM或DDRAM) |
1 |
0 |
要写的数据内容 | |||||||
11 |
从CGRAM或DDRAM读数 |
1 |
1 |
读出的数据内容 |
1602液晶模块的读写操作,屏幕和光标的操作都是通过指令编程来实现的。(说明1为高电平,0为低电平)
指令1:清显示,指令码01H,光标复位到地址00H位置
指令2:光标复位,光标返回到地址00H
指令3:光标和显示位置设置I/D,光标移动方向,高电平右移,低电平左移,S:屏幕上所有文字是否左移或右移,高电平表示有效,低电平表示无效。
指令4:显示开关控制。D:控制整体的显示开与关,高电平表示开显示,低电平表示关显示。C:控制光标的开与关,高电平表示有光标,低电平表示无光标 B:控制光标是否闪烁,高电平闪烁,低电平不闪烁。
指令5:光标或显示移位 S/C :高电平时显示移动的文字,低电平时移动光标
指令6:功能设置命令 DL:高电平时为4位总线,低电平时为8位总线 N:低电平时为单行显示,高电平时为双行显示,F:低电平时显示5X7的点阵字符,高电平时显示5X10的显示字符。
指令7:字符发生器RAM地址设置。
指令8:DDRAM地址设置。
指令9:读忙信号和光标地址 BF:忙标志位,高电平表示忙,此时模块不能接收命令或数据,如果为低电平表示不忙。
与HD44780相兼容的芯片时序表如下:
读状态 |
输入 |
RS=L,R/W=H,E=H |
输出 |
D0—D7=状态字 |
写指令 |
输入 |
RS=L,R/W=L,D0—D7=指令码,E=高脉冲 |
输出 |
无 |
读数据 |
输入 |
RS=H,R/W=H,E=H |
输出 |
D0—D7=数据 |
写数据 |
输入 |
RS=H,R/W=L,D0—D7=数据,E=高脉冲 |
输出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