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环境
软件部分:Quartus II 13.1 (64-bit)中自带的qsys模块(原Platform Designer)以及eclipse模块
硬件部分:Cyclone IV E芯片

实验内容
使用 FPGA 资源搭建一个简单 Nios II 处理器系统,具体包括:
(1) 在 Quartus Prime 中建立一个工程;
(2) 使用 PD 建立并生成一个简单的基于 Nios II 的硬件系统;
(3) 在 Quartus Prime 工程中编译基于 Nios II 的硬件系统并生成配置文件.sof;
(4) 在 Nios II SBT 中建立对应硬件系统的用户 C/C++工程,编写一简单用户程序,在
Nios II SBT 中编译程序生成可执行文件.elf;
(5) 将配置文件.sof 和可执行文件.elf 都下载到 FPGA 进行调试运行。
实验步骤

打开qsys模块以后新建一个system,然后在左上角library界面输入nios,添加一个nios核

重复以上动作,分别添加一下几个核




最后得到的界面如图所示

下面进行核心的配置,双击clk核,将晶振设置为50000000HZ(50M)


另外nios核需要选择Nios II/F模式

接下来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为麻烦的一步,进行连线和芯片配置,一定要如图所示仔细连线,另外在三个Export栏要注意注明(这三栏即为芯片输入端口)、最后还有在IRQ栏要进行一个断点连线

当一切工作完成可以点击generation中的generate生成qsys系统

回到quartus界面,创建一个新的工程,并为此工程添加一个BDF文件,在BDF界面的工具栏找到刚刚保存的qsys元件

进行相应管脚的改名之后需要绑定引脚,按下图所示

然后进行编译,若无错误便可下载到开发板上
实验总结
本实验其实是未完成的失败作,本人倒在最后一步下载开发板上,初步推测还是qsys中接线问题,希望下次能有所改进,将此实验做到尽善尽美!!
本文详细记录了使用Quartus Prime和Cyclone IV FPGA构建基于NiosII处理器系统的过程,涉及工程创建、硬件配置、连线与编译,以及最终的下载与调试。作者分享了实验步骤与未竟遗憾,旨在提供一个完整的学习指南。
37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