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Builder类为何比string的简单拼接效率高

本文探讨了StringBuilder类相较于String类在字符串拼接方面的性能优势。通过分析StringBuilder内部实现原理及示例代码,揭示了其如何避免频繁创建新对象,从而减少内存开销。

StringBuilder类为何比string的简单拼接效率高

    string类型具有不可变性,对string字符串的操作(如拼接、Trim()等)都会在内存中产生一个新的字符串对象,在对字符串进行频繁修改的情况下,如在For循环中进行操作等,那么将会频繁的创建新的字符串对象,造成系统的不必要开销,所以这种情况下大家都推荐使用StringBuilder类来对字符串进行操作,那么到底是怎么实现的呢?

    先用代码展示StringBuilder的基本操作:
   

复制代码
1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
2 sb.Append("Hello!");
3 sb.Append("World,").Append("and ").Append("C#");
4 
5 Console.WriteLine(sb.ToString());
6 
7 Console.Read();
复制代码

一个简单的实现,可能朋友觉得第三行代码:sb.Append("World,").Append("and ").Append("C#");好怪异哦,没错,这正是StringBuilder类高效的一个典型实现,用Reflector工具进行反编译,得到Append(string value)方法如下:

复制代码
 1 [SecuritySafeCritical, __DynamicallyInvokable]
 2 public unsafe StringBuilder Append(string value)
 3 {
 4     if (value != null)
 5     {
 6         char[] chunkChars = this.m_ChunkChars;
 7         int chunkLength = this.m_ChunkLength;
 8         int length = value.Length;
 9         int num3 = chunkLength + length;
10         if (num3 < chunkChars.Length)
11         {
12             if (length <= 2)
13             {
14                 if (length > 0)
15                 {
16                     chunkChars[chunkLength] = value[0];
17                 }
18                 if (length > 1)
19                 {
20                     chunkChars[chunkLength + 1] = value[1];
21                 }
22             }
23             else
24             {
25                 fixed (char* str = ((char*) value))
26                 {
27                     char* smem = str;
28                     fixed (char* chRef = &(chunkChars[chunkLength]))
29                     {
30                         string.wstrcpy(chRef, smem, length);
31                     }
32                 }
33             }
34             this.m_ChunkLength = num3;
35         }
36         else
37         {
38             this.AppendHelper(value);
39         }
40     }
41     return this;
42 }
43 
44  
45 
46  
复制代码

 

Append(string value)方法返回StringBuilder类型,前面代码用了非托管的代码实现,看不懂无碍,跟本主题关系不大,关键是最后这句:return this;返回当前的操作实例,读到这里,可能会有些恍然大悟了吧,没错,StringBuilder类对字符串的操作,是在实例的基础上修改,而不是像string类型那样不停的创建新的对象,达到了节约系统内存开销的问题。

现在仿照StringBuilder类做一个自己的IntBuilder类的实现,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为了展现:

复制代码
 1 class Program
 2     {
 3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4         {
 5             Intbuilder ib = new Intbuilder();
 6             ib.Add(2).Add(5).Add(7);
 7             Console.WriteLine(ib.Sum);
 8 
 9             Console.Read();
10         }
11     }
12 
13     class Intbuilder
14     {
15         private int _sum;
16         public int Sum 
17         {
18             get { return this._sum; } 
19         }
20 
21         public Intbuilder Add(int value)
22         {
23             this._sum += value;
24             return this;
25         }
26     }
复制代码

总结:StringBuilder是动态类型,对字符串的操作只在一个实例上进行修改,达到节约系统开销的目的,而string具有不可变性,一切对string类型的操作都会申请一块新的内存产生新的字符串,可能一般影响不大,但大量的字符串操作,如在循环体中,造成的系统开销是不能忽视的。

第一次用自己的思考写博文,难免有纰漏,如有不对地方还需指正,谢谢!

<think>嗯,用户问为什么StringStringBuilder拼接字符串耗时长。这个问题看起来是Java方面的,可能用户在学习字符串处理时遇到了性能问题。我需要先回忆一下StringStringBuilder的基本区别。 首先,String是不可变的,每次修改都会生成新对象。而StringBuilder是可变的,内部维护字符数组,可以动态调整大小。这样在频繁拼接时,String可能会产生很多中间对象,导致内存和时间的消耗。 那具体来说,拼接字符串时,比如用“+”连接,Java编译器可能会优化成StringBuilder,但在循环中可能不会,导致多次创建StringBuilder实例。比如循环里反复拼接,每次都会new一个StringBuilder,append后再转成String,这样效率就低了。 另外,String的不可变性意味着每次拼接都要复制原有内容到新数组,尤其是长字符串时,复制操作耗时。而StringBuilder会预先分配缓冲区,减少扩容次数,当容量不足时,按一定策略(比如翻倍)扩展,这样均摊下来时间更少。 比如例子,用String拼接10000次,每次都要复制现有字符串,时间复杂度是O(n²)。而StringBuilder是线性复杂度,所以时间差距明显。 用户可能需要实际的场景例子,或者如何正确使用StringBuilder的建议。可能还需要提到线程安全的问题,比如StringBuffer是线程安全的,但性能稍差,而StringBuilder非线程安全但更快。 总之,核心原因是String的不可变性导致频繁内存分配和复制,而StringBuilder的可变和缓冲区管理减少了这些开销。需要把这些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清楚,可能还要举例子说明。</think>在Java中,使用`String`拼接字符串比`StringBuilder`耗时长的根本原因在于**字符串不可变性**和**内存操作机制**的不同。以下是逐步解释: --- ### 一、String的不可变性 1. **每次操作都产生新对象** `String`被设计为不可变(immutable),每次拼接字符串(如 `str += "abc"`)时: - 需要创建新字符串对象 - 将原字符串内容复制到新对象 - 再追加新内容 2. **内存复制开销** 例如拼接N次字符串: ```java String result = ""; for(int i=0; i<10000; i++){ result += "a"; // 每次循环都生成新String对象 } ``` 实际会产生约`O(n²)`时间复杂度的内存复制操作(具体分析见后文)。 --- ### 二、StringBuilder的优化机制 1. **可变字符数组** `StringBuilder`内部维护一个`char[]`数组: ```java public final class StringBuilder extends AbstractStringBuilder { char[] value; // 核心存储结构 int count; // 当前已用长度 } ``` 2. **动态扩容策略** - 初始默认容量:**16字符** - 当容量不足时,按`新容量 = 原容量*2 + 2`自动扩容 - 均摊时间复杂度为`O(n)` --- ### 三、性能对比实验 #### 场景:拼接10000次字符"a" | 方式 | 时间消耗(示例) | 时间复杂度 | |----------------|----------------|------------| | String拼接 | ~450ms | O(n²) | | StringBuilder | ~1ms | O(n) | #### 原理分析(以String为例): 1. 第1次拼接:复制1字符 → 生成1字符对象 2. 第2次拼接:复制2字符 → 生成2字符对象 3. 第3次拼接:复制3字符 → 生成3字符对象 4. ... 5. **第N次拼接:复制N字符 → 总操作次数 = 1+2+3+...+N = N(N+1)/2 ≈ O(n²)** --- ### 四、编译器优化陷阱 虽然编译器会对`String`拼接进行优化: ```java String s = "a" + "b" + "c"; // 编译优化为:new StringBuilder().append("a").append("b").append("c").toString() ``` 但**在循环中无法优化**: ```java for(int i=0; i<1000; i++){ s += "a"; // 每次循环都会创建新的StringBuilder对象! } ``` --- ### 五、最佳实践建议 1. **简单拼接**:直接使用`+`运算符(编译器会自动优化) 2. **循环/复杂拼接**:必须使用`StringBuilder` 3. **线程安全场景**:改用`StringBuffer`(同步方法保证线程安全) --- ### 总结对比表 | 特性 | String | StringBuilder | |---------------------|-----------------|---------------------| | 可变性 | ❌ 不可变 | ✅ 可变 | | 线程安全 | ✅ 天然线程安全 | ❌ 非线程安全 | | 内存操作效率 | 低 | 高 | | 适用场景 | 简单拼接/常量 | 循环/复杂字符串操作 | 理解这些底层机制后,就能根据实际场景选择最合适的字符串操作方式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