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二维数组_微学苑
学生序号 | 课程1 | 课程2 | 课程3 | 课程4 | 课程5 |
学生1 | 85 | 78 | 99 | 96 | 88 |
学生2 | 76 | 89 | 75 | 97 | 75 |
学生3 | 64 | 92 | 90 | 73 | 56 |
想表示第3个学生第4门课的成绩,就需要指出学生的序号和课程的序号两个因素,在数学上以S3,4表示。在C++中以s[3][4]表示,它代表数据73。
定义二维数组
定义二维数组的一般形式为:
类型标识符 数组名[常量表达式][常量表达式];
例如:
float a[3][4], b[5][10];
定义a为3×4(3行4列)的单精度数组,b为5×10(5行10列)的单精度数组。注意不能写成“float a[3,4], b[5,10];”。C++对二维数组采用这样的定义方式,使我们可以把二维数组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一维数组:它的元素又是一个一维数组。例如,可以把a看作是一个一维数组,它有3个元素:a[0],a[1],a[2],每个元素又是一个包含4个元素的一维数组,见图5.4。a[0],a[1],a[2]是3个一维数组的名字。
图5.4
上面定义的二维数组可以理解为定义了3个一维数组,即相当于:
float a[0][4], a[1][4], a[2][4];
此处把a[0],a[1],a[2]作一维数组名。C++的这种处理方法在数组初始化和用指针表示时显得很方便,这在以后会体会到。
C++中,二维数组中元素排列的顺序是:按行存放,即在内存中先顺序存放第一行的元素,再存放第二行的元素。图5.5表示对a[3][4]数组存放的顺序。
图5.5
C++允许使用多维数组。有了二维数组的基础,再掌握多维数组是不困难的。例如,定义三维数组的方法是:
float a[2][3][4];
定义float型三维数组a,它有2×3×4=24个元素。多维数组元素在内存中的排列顺序:第一维的下标变化最慢,最右边的下标变化最快。例如,上述三维数组的元素排列顺序为:
a[0][0][0]→a[0][0][1]→a[0][0][2]→a[0][0][3]→a[0][1][0]→a[0][1][1]→a[0][1][2]→a[0][1][3]→a[0][2][0]→a[0][2][1]→a[0][2][2]→a[0][2][3]→a[1][0][0]→a[1][0][1]→a[1][0][2]→a[1][0][3]→a[1][1][0]→a[1][1][1]→a[1][1][2]→a[1][1][3]→a[1][2][0]→a[1][2][1]→a[1][2][2]→a[1][2][3]
二维数组的引用
二维数组的元素的表示形式为:
数组名 [下标][下标]
如:
a[2][3]
下标可以是整型表达式,如a[2-1][2*2-1]。不要写成a[2,3],a[2-1,2*2-1]形式。
数组元素是左值,可以出现在表达式中,也可以被赋值,例如:
b[1][2]=a[2][3]/2;
在使用数组元素时,应该注意下标值应在已定义的数组大小的范围内。常出现的错误是:
int a[3][4]; //定义3行4列的数组
┆
a[3][4]=15; //引用a[3][4]元素
定义a为3×4的数组,它可用的行下标值最大为2,列坐标值最大为3。最多可以用到a[2][3],a[3][4]就超过了数组的范围。
请严格区分在定义数组时用的a[3][4]和引用元素时的a[3][4]的区别。前者a[3][4]用来定义数组的维数和各维的大小,后者a[3][4]中的3和4是下标值,a[3][4]代表某一个元素。
二维数组的初始化
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对二维数组初始化:
1) 分行给二维数组赋初值。如
int a[3][4]={
{1,2,3,4},{5,6,7,8},{9,10,11,12}};
这种赋初值方法比较直观,把第1个花括号内的数据赋给第1行的元素,第2个花括号内的数据赋给第2行的元素……即按行赋初值。
2) 可以将所有数据写在一个花括号内,按数组排列的顺序对各元素赋初值。如
int a[3][4]={1,2,3,4,5,6,7,8,9,10,11,12};
效果与前相同。但以第1种方法为好,一行对一行,界限清楚。用第2种方法如果数据多,写成一大片,容易遗漏,也不易检查。
3) 可以对部分元素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