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技术基础
enchen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路由器原理和路由协议、算法详解
近十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互联网络(如Internet)的迅猛发展,路由技术在网络技术中已逐渐成为关键部分,路由器也随之成为最重要的网络设备。用户的需求推动着路由技术的发展和路由器的普及,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仅在本地网络上共享信息,而希望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各个地区、各种类型的网络资源。而在目前的情况下,任何一个有一定规模的计算机网络(如企业网、校园网、智能大厦等),无论采用的是快转载 2008-03-06 23:54:00 · 1179 阅读 · 0 评论 -
网桥原理及源代码详解
/* 解析:xie_minix */ /* 概述: * 该代码在FB中提供桥接功能,不过他只是在以太网接口上工作,能提供多个逻辑桥 * ,我们称为组,组是由一组有相同组ID的接口组成,组ID的范围在1到2^16-1之间. * 打开桥的功能是通过sysctl net.link.转载 2008-03-07 00:16:00 · 1043 阅读 · 1 评论 -
Linux网桥源码框架分析初步
今天处理网桥的STP的问题遇到了麻烦,对这个东东理论的倒是看了不少,没有真真学习到它的源理,来看Linux的实现,手头没有资料,看了两个钟头,只把网桥的框架结构看完,所以想先贴出来,希望有研究这块的大哥们讨论,继续把它写完,九贱好学习一下:版本:Linux 2.4.18一、调用在src/net/core/dev.c的软中断函数static void net_rx_action(struct sof转载 2008-03-07 00:10:00 · 821 阅读 · 0 评论 -
网桥的原理与作用
一、什么是网桥? 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将两个LAN连起来,根据MAC地址来转发帧,可以看作一个“低层的路由器”(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根据网络地址如IP地址进行转发)。远程网桥通过一个通常较慢的链路(如电话线)连接两个远程LAN,对本地网桥而言,性能比较重要,而对远程网桥而言,在长距离上可正常运行是更重要的。 网桥与路由器的比较网桥并不了解其转发帧中高层协议的信息,这使它可以同时以同种转载 2008-03-06 23:51:00 · 2725 阅读 · 0 评论 -
Linux 网桥实现分析
第一部份 源码框架一、网桥原理传统的中继器,如HUB,是一个单纯的物理层设备,它将每一个收到的数据包,在其所有的端口上广播,由接收主机来判断这个数据包是否是给自己的。这样,网络资源被极大的浪费掉了。网桥之所以不同于中继器,主要在于其除了有中继的作用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学习MAC地址,然后根据每个数据包的目的MAC与自身端口的对应,从关联端口发送数据,而不完全地在整个网段中进行广播。所以,转载 2008-03-07 00:12:00 · 2882 阅读 · 0 评论 -
IP组播技术
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迅速普及和爆炸性发展,在Internet上产生了许多新的应用,其中不少是高带宽的多媒体应用,譬如网络视频会议、网络音频/视频广播、股市行情发布、多媒体远程教育、大规模协同计算等。这就带来了带宽的急剧消耗和网络拥挤问题。为了缓解网络瓶颈,人们提出各种方案,其中一种是采用IP Multicast(组播、多播或多路广播)技术,它是一种能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带宽的技术。比较而言,转载 2008-03-07 00:06:00 · 617 阅读 · 0 评论 -
无线路由、AP、网桥之区别详解篇
通过无线上网冲浪,现在已经不是新鲜的事情,随着近一两年无线网络的飞速发展,从企业到家庭都开始在不同的领域体验着“自由上网”的乐趣,笔者接触无线网络也有一段时间了,经常在一些无线论坛逛游,无论是在现实生活还是在论坛中,总会有朋友不断的问这样的问题:什么是无线AP,什么是无线路由器,什么又是无线网桥,我想家里上网该用哪一种设备?今天笔者就详细的谈谈这几者之间的区别,以解初识无线的朋友的心中之惑。转载 2008-03-06 23:56:00 · 5810 阅读 · 0 评论 -
ALinux网桥的实现分析与使用
本文分析了linux 2.4.x内核的网桥的实现方法,并且描述了如何使用2.4中的网桥。网桥,类似于中继器,连接局域网中两个或者多个网段。它与中继器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能够解析它收发的数据,读取目标地址信息(MAC),并决定是否向所连接网络的其他网段转发数据包。为了能够决策向那个网段发送数据包,网桥学习接收到数据包的源MAC地址,在本地建立一个以MAC和端口为记录项的信息数据库。一、Linux内转载 2008-03-09 13:14:00 · 471 阅读 · 0 评论 -
单播/组播/广播 通讯协议的特点及应用对比
当前的网络中有三种通讯模式:单播、广播、组播,其中的组播出现时间最晚但同时具备单播和广播的优点,最具有发展前景。 一、单播: 主机之间“一对一”的通讯模式,网络中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对数据只进行转发不进行复制。如果10个客户机需要相同的数据,则服务器需要逐一传送,重复10次相同的工作。但由于其能够针对每个客户的及时响应,所以现在的网页浏览全部都是采用IP单播协议。网络中的路由器和交换转载 2008-03-07 00:04:00 · 630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念
IEEE网络规范 3.6 IEEE网络规范IEEE(美国电子电器工程协会)于1980年2月发的规范,简称为IEEE 802规范。此网络规范,不仅应用于帧类型,还用于连接、网络介质、错误校验算法、加密、融合技术等等。所有这些规范都是在IEEE“项目802”小组领导下制定的,该小组致力于标准化网络的物理部件。在OSI模型由ISO标准化之前,IEEE即已开发了这些标准。但IEEE 802标准仍被应用转载 2008-03-06 23:49:00 · 1467 阅读 · 0 评论 -
IP网络组播技术的新发展
1 前言 组播(multicast)是一到多或者多到多的多方通信形式,远程会议、交互式仿真、分布式内容系统、多方游戏等应用都对组播业务(multicast service)提出了需求。在OSI模型的网络层或者应用层实现业务是目前组播业务的两种实现体制,本文对这两种体制的体系结构进行了讨论,对两种体系结构的发展及其对IP网络体系结构的影响提出了一些看法。 2 IP组播的历史、现状及困转载 2008-03-07 00:08:00 · 1487 阅读 · 0 评论 -
ARP协议揭密
1 ARP协议概述IP数据包常通过以太网发送。以太网设备并不识别32位IP地址:它们是以48位以太网地址传输以太网数据包的。因此,IP驱动器必须把IP目的地址转换成以太网网目的地址。在这两种地址之间存在着某种静态的或算法的映射,常常需要查看一张表。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就是用来确定这些映象的协议。ARP工作时,送出一个含有所希望的IP转载 2008-03-07 00:25:00 · 745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