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dlmufei
这篇新浪博客上有遥感方面的知识。
全色波段,一般指使用0.5微米到0.75微米左右的单波段,即从绿色往后的可见光波段。全色遥感影象也就是对地物辐射中全色波段的影象摄取,因为是单波段,在图上显示是灰度图片。全色遥感影象一般空间分辨率高,但无法显示地物色彩。 多波段,又叫多光谱,是指对地物辐射中多个单波段的摄取。得到的影象数据中会有多个波段的光谱信息。对各个不同的波段分别赋予RGB颜色将得到彩色影象。例如,将R,G,B分别赋予R,G,B三个波段的光谱信息,合成将得到模拟真彩色图象。多波段遥感影象可以得到地物的色彩信息,但是空间分辨率较低。 实际操作中,我们经常将这两种影象融合处理,得到既有全色影象的高分辨率,又有多波段影象的彩色信息的影象。
遥感卫星的飞行高度一般 在4000km~600 km 之间,图像分辨率一般从 1 km~1m 之间。图像分辨率是什么意思呢?可以这样理解,一个像元,代表地面的面积是多少。像元是什么意思呢?像元相当于电视屏幕上的一个点(电视是由若干个点组成的图像画面),相当于计算机显示屏幕上的一个象素,相当于一群举着不同色板拼成画图的人中的一个。当分辨率为1km时,一个像元代表地面1kmX1km的面积,即1km2;当分辨率为30m时,一个像元代表地面30m×30m的面积;当分辨率为1m时,也就是说,图像上的一个像元相当于地面1m x 1m的面积,即1m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0a9926b0101dgen.html
为后来者考试,参考方便,特此总结(欢迎转载收藏):
南师大地理信息系统相关资料
http://kc.njnu.edu.cn/dky/16/default.aspx?classid=3&id=53 下面是这个网址上的题目解答
一、名词解释 灰色梯尺 : 黑白系列的非彩色可以用一条灰色色带表示,一端是纯黑色,另一端是纯白色,称为灰色梯尺。 伪彩色合成 : 是把单波段灰度图像中的不同灰度级按特定的函数关系变换成彩色,然后进行彩色图像显示的方法。 真彩色合成: 如果彩色合成中选择的波段的波长与红绿蓝的波长相同或近似,那么得到的图像的颜色与真彩色近似,这种合成方式称为真彩色合成。 密度分割法: 是对单波段遥感图像按灰度分级,对每级赋予不同的色彩,使之变为一幅彩色图像 直方图均衡化 : 对原始图像中的像素灰度做某种映射变换,使变换后图像灰度的概率密度是均匀分布的,即变换后图像是一幅灰度级均匀分布的图像。 直方图规定化:对原始图像的像素灰度做某种映射变换,使变换后图像直方图变成规定形状的直方图。规定形状的直方图可以是参考图像的直方图,也可以是特定函数形式的直方图。二、简答1 、 图像增强的意义? 用来改善图像的对比度,突出感兴趣的地物信息,提高图像的目视解释效果。从一般意义上看,图像增强是使得图像看起来更好的图像处理方法。
2 、 常用的颜色模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1)RGB模型,这种模型用在彩色监视器和彩色摄像机等领域,当彩色图像中的部分地物隐藏在阴影中时不适用; 2)CMY模型,用在彩色打印机上;
3)YIQ模型,用于彩色电视广播。其中,Y相当于亮度,而I和Q是被称为正交的两个颜色分量。主要优点是去掉了亮度(Y)和颜色信息(I和Q)间的紧密联系。
4)HIS模型,用于图像的显示和处理,其中I是强度。强度成份(I)在图像中与颜色信息无关;色调和饱和度成份与人们获得颜色的方式密切相关。这些特征使HIS模型成为一个理想的研究图像处理运算法则的工具,是面向彩色图像处理的最常用的颜色模型。
3 、 为什么要进行彩色合成?有哪些主要的合成方法? 人眼对黑白密度的分辨能力有限,大致只有10个灰度级,而对彩色图像的分辨能力则要高得多。如果以平均分辨率的 计算,人眼可察觉出数百种颜色差别。这还仅仅是色调一个要素,如果加上颜色的其他两个要素:饱和度和亮度,人眼能够辨别彩色差异的级数要远远大于黑白差异 的级数。为了充分利用色彩在遥感图像判读中的优势,常常首先对多波段图像进行彩色合成得到彩色图像,然后再进行其他的处理。4 、 假彩色合成与伪彩色合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 伪彩色合成是将单波段灰度图像转变为彩色图像的方法,假彩色合成与伪彩色不同之处在于,假彩色合成使用的数据是多个波段。5 、 图像拉伸有哪些方法,有什么作用? 包括灰度拉伸、图像均衡化、直方图规定化。
拉伸是最基本的图像处理方法,主要用来改善图像显示的对比度。如果对比度比较低,那么就无法清楚的表现出图像中地物之间的差异,因此,往往需要在显示的时候进行拉伸处理。拉伸按照波段进行,它通过处理波段中单个像素值来实现增强的效果。 6 、 直方图均衡化和规定化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步骤分别是什么? 直方图均衡化基本思想:对原始图像的像素灰度做某种映射变换,使变换后图像直方图的概率密度呈均匀分布,即变换后图像的灰度级均匀分布。直方图均衡化后的每个灰度级的像素频率理论上是相等的,其直方图顶部形态应为直线。(1)统计原图像每一灰度级的像素数和累积像素数。
(2)计算每一灰度级xa均衡化后对应的新值,并对其四舍五入取整,得到新灰度级xb。
(3)以新值替代原灰度值,形成均衡化后的新图像。
(4)根据原图像像素统计值对应找到新图像像素统计值,作出新直方图。 规定化
原理:对两个直方图都做均衡化,变成归一化的均匀直方图,以此均匀直方图为中介,对参考图像做均衡化的逆运算。
三、填空 1 、图像的显示过程是将数字图像从( 一组离散数据 )还原为( 可见图像)的过程。2 、颜色是外界光刺激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而产生的主观感觉,分为两大类:( 非彩色 )和 (彩色 )。3 、彩色有三个基本属性:(色调 )、( 明度)和( 饱和度、色度 ) 。4 、常用的颜色空间模型有:( RGB )、( CMYK )、(YIQ )(HIS) 。5 、 HIS 颜色模型的重要性在于两方面,( 强度成分在图像中与颜色信息无关 )和(色调和饱和度成分与人们获得颜色的方式密切相关 )。6 、图像的彩色显示主要有两种方法,( 电子显示法)和( 彩色硬拷贝设备显示法 )。7 、彩色合成包括(为彩色合成 )、(真彩色合成 )、(假彩色合成 )和(模拟真彩色合成 )这四种方法。8 、伪彩色合成是把( 单波段)灰度图像中的( 不同灰度级 )按特定的( 函数关系 )变换成彩色,然后进行彩色图 像显示的方法,主要通过( 密度分割法)方法来实现。9 、假彩色合成与伪彩色不同之处在于,假彩色合成使用的数据是( 多波段数据)。10 、密度分割法是对单波段遥感图像按( 灰度)分级,对每级赋予( 不同色彩),使之变为一幅彩 色图像。11 、在 LANDSAT 的 TM 图像中,波段( 2绿波段(0.52-0.60μm) ),波段(3红波段(0.63-0.69μm) ),波段(4近红外波段(0.76-0.90μm) ),对 4 、 3 、 2 波段分别 赋予红、绿、蓝色合成的假彩色图像称为标准假彩色图像12 、图像拉伸处理主要包括(灰度拉伸 )、(图像均衡化 )和( 直方图规定化 )。13 、拉伸是最基本的图像处理方法,主要用来( 突出或抑制特定地物的特征 ) 。14 、灰度拉伸分为( 线性拉伸)、(非线性拉伸 )和(多波段拉伸 )三种方法。15 、(灰度窗口切片 )是为了将某一区间的灰度级和其他部分(背景)分开 。16 、灰度窗口切片有两种,一种是(清除背景 ),一种是( 保留背景 )。17 、如果拉伸函数是非线性的,即为非线性拉伸。常用的非线性函数有( 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 )、 (平方根; )、(高斯函数 )等。18 、直方图均衡化的基本思想是对原始图像中的像素灰度做某种(映射变换; ),使变换后图像灰 度的概率密度是( 均匀分布的 ),即变换后图像是一幅灰度级均匀分布的图像。19 、直方图规定化的原理是对两个直方图都作(均衡化; ),变成(归一化的 )直方图 。20 、直方图规定化又称为直方图匹配,这种方法经常作为( 图像镶嵌; )或( 应用遥感图像进行动态变化研究 )的预处理工作。四、计算已知一幅 64×64的数字图像,各个灰度级出现的频数如表1所示,要求将此幅图像进行直方图变换,使其变换后的图像具有表2的灰度级分布。画出变换前后图像的直方图。
g( x, y) n k n k / n 0 0 0 1 0 0 2 0 0 3 790 0.19 4 1023 0.25 5 850 0.21 6 985 0.24 7 448 0.11![]()
f ( x, y)
|
n
k
|
n
k
/
|
0
|
560
|
0.14
|
1
|
920
|
0.22
|
2
|
1046
|
0.26
|
3
|
705
|
0.17
|
4
|
356
|
0.09
|
5
|
267
|
0.06
|
6
|
170
|
0.04
|
7
|
72
|
0.02
|
已知一幅
64×64的数字图像,灰度为8级,概率分布如下表,试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并画出变换前后的直方图。
r
|
n
k
|
n
k
/ n
|
0
|
790
|
0.19
|
1
|
1023
|
0.25
|
2
|
850
|
0.21
|
3
|
656
|
0.16
|
4
|
329
|
0.08
|
5
|
245
|
0.06
|
6
|
122
|
0.03
|
7
|
81
|
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