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了个新词---习得性绝望
习得性无助是描述动物 -- 包括人在内 -- 在愿望多次受到挫折以后,表现出来的绝望和放弃的态度。
这时的基本心理过程是退缩和放弃,对人来说,还有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自我设限等,使人变得悲观绝望、听天由命。
实验一
1975年,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用狗做实验。 塞里格曼把狗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
程序一:先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笼子里,这个笼子是狗无法逃脱的,里面还有电击装置。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伤害狗的身体。实验者发现,这只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经过再三的努力,仍然发觉无法逃脱后,挣扎的程度逐渐降低了。
程序二:随后,把这只狗放进另一个笼子,这个笼子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用隔板隔开,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当把经过前面实验的狗放进这个笼子时,实验者发现它们除了在头半分钟惊恐一阵子之外,此后一直卧倒在地接受电击的痛苦,那么容易逃脱的环境,它们连试也不去试一下。
而把对照组中的狗,即那些没有经过前面第一个程序实验的狗直接放进后一个笼子里,却发现他们全部能逃脱电击之苦,轻而易举地从有电击的一边跳到安全的另一边。
实验二
在一个鱼缸里养两条鱼,一条大的,一条小的(被大鱼吃的)。在鱼缸中间放置一块透明玻璃,然后小的就常常到大的身边游弋(不知道危险),
大的多次试图吃掉小的不能够得手(因为有玻璃隔着)。 过了一段时间,撤掉玻璃,两条鱼真正会面,结果小鱼自然高兴的乱游,而大鱼则对此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