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模型的比较与应用
1. 不同层次的计算模型
1.1 开关级模型
开关级模型以开关(晶体管)作为基本组件,采用数字值模型。与门级模型不同,它能够反映信息的双向传输,并且可以通过三值模拟进行仿真。
1.2 电路级模型
电路级模型基于电路理论及其组件(电流源、电压源、电阻、电容、电感以及常见的半导体宏模型)进行仿真。仿真涉及偏微分方程,当半导体行为被线性化(近似)时,这些方程为线性方程。该级别最常用的仿真器是 SPICE 及其变体。
1.3 布局模型
布局模型反映实际的电路布局,包含几何信息。由于几何信息不能直接提供行为信息,因此不能直接对布局模型进行仿真。可以通过将布局模型与更高级别的行为描述相关联,或者利用布局级别电路组件的表示知识从布局中提取电路,来推断其行为。在典型的设计流程中,会从布局中提取导线长度和相应的电容,并将其反向注释到更高级别的描述中,以提高延迟和功耗估计的精度。此外,布局信息对于热建模也可能至关重要。
1.4 工艺和器件模型
在更低的层次,可以对制造工艺进行建模。利用这些模型的信息,可以计算器件(晶体管)的参数(增益、电容等)。由于制造工艺的复杂性不断增加,这些模型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2. 计算模型的比较标准
2.1 表达能力和简洁性
表达能力和简洁性表明哪些系统可以被建模以及模型的紧凑程度。例如,Kahn 进程网络具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它是图灵完备的,意味着任何可以在图灵机上计算的问题都可以在 KPN 中计算。而循环静态数据流(CSDF)和同步数据流(SDF)图不是图灵完备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