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记录
文章平均质量分 74
用于课上的记录,
do_you_want_
一个对于开发感兴趣的自由人
展开
-
实验6:山顶点提取
(>Input raster中导入“ dem ”>>Output raster中选择自己的文件夹导出并命名为“最大值区域”>>>“Neighorhood Settings”下方都改为21>>>>将“Statistics type”改为“MAXIMUM”>>>>>点击OK>>>完成“最大值区域”的提取>>(>在输入框中输入:“最大值区域”-“dam”==0>>>>>Output raster中选择自己的文件夹导出并命名为“sd1”>>>点击“OK”>>掌握重分类的意义和方法。1.主观题 (100分)原创 2024-10-10 13:14:10 · 553 阅读 · 0 评论 -
实验2 空间数据的提取、拼接、裁剪与坐标的变换
拼接:将实验(二)的数据导入arcgis10.8中,使用Arc Tool box中的Mosaic To New Raster工具,将刚刚导入的文件导入到工具中,选择合适的文件夹,将Number of Bands改为1点击OK,实现数据的拼接,裁剪:再使用Arc Tool box中的Extract by Mask,选择刚刚导出的白水县文件与拼接文件,再将其导出到文件夹中,完成图像的裁剪。提取:打开刚刚拼接好的文件的属性表,将NAME为白水县的列选中,再将其导出为一个新的文件,完成数据的提取。原创 2024-10-10 13:10:32 · 337 阅读 · 0 评论 -
实验1:不同类型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点击编辑工具的Create Features,点击面,再点击下方的面,再点击图片中的面状要素,将图片中的面状要素标注出来,每次标注完要Save Edits,标注完后点击Save Edits,再点击Stop Editing,点击右击Layers栏的面,打开属性表,Add Field,命名为地名,Type为短整型,点击OK,在点击刚刚标注完的面状要素,将Attributes栏的类型,命名为图中点的图片中区域的名字,实现面状要素的矢量化(数字化)。掌握地理配准的方法;1.主观题 (100分)原创 2024-10-10 13:08:59 · 394 阅读 · 0 评论 -
课程记录,实验4,
实验目的:掌握缓冲区建立方法、学会使用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我的答案。原创 2024-09-30 10:23:55 · 925 阅读 · 0 评论 -
课程记录9.26实验5
(Input中导入dem-》选择自己的文件夹被命名为最大值-》将Statistics type(optional)改为MAXIMUM-》点击OK-》完成最大值的提取)(在下方输入栏中输入((“soa1”+”soa2”)-Abs(“soa1”-“soa2”))/2》导入自己的文件夹被命名为反soa》点击OK》完成soa的提取)(Input中导入dem-》选择自己的文件夹被命名为均值-》将Statistics type(optional)改为MEAN-》点击OK-》完成均值的提取)原创 2024-09-26 17:10:57 · 1200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