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金融学知识

货币层次与经济指标解析
本文介绍了中国的货币层次划分,包括M0、M1及M2,并解释了狭义货币量与广义货币量的概念。此外,还详细阐述了三个重要的经济指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以及采购经理指数(PMI),并概述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我国的货币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

M1称为狭义货币量,M2称为广义货币量,M2-M1相当于IMF的准货币



三个经济指标CPI、PPI、PMI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一篮子商品和服务包括如下八大类

每月的CPI==100×[(20只*12元+10个*16元)/(20只*10元+10个*15元)]=114.3

CPI环比增长:除上个月后再减1
CPI同比增长:除去年同月后再减1
通货膨胀率:减上个月后再除上个月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计算方法与CPI类似,也是个指数如114.3

采购经理指数PMI
以50为枯荣分界线,当PMI>50时说明经济在发展,当PMI<50时说明经济在衰退
分为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三大法宝)
1.公开市场操作(类似于直接买卖)
具有主动性。例如正回购、逆回购等。

2.再贴现率(类似于作分母)
企业拿未到期票据找商业银行贴现用的是贴现率,商业银行拿这些未到期票据找央行再贴现用的是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政策不能主动地影响货币和经济,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

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类似于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按一定比率放在央行)
威力巨大,比如降准从13%到8%,则由K=1/r可知乘数从7.7(1/13%)增大到12.5(1/8%),若基础货币都为1000亿,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货币供应量从7700亿(1000*7.7)增加到12500亿(1000*12.5),即货币供给增加了4800亿。该政策不宜轻易采用。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不重要)
消费者信用控制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不动产信用控制
优惠利率
特种存款

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不重要)
直接信用控制
间接信用控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