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得是发展经济学之父张培刚先生,早成大器却又不得不埋没在了6、70年代的悲剧之中,他本人却始终豁达开朗,对前尘旧事都一笑置之,但是我却久久不能释怀……
胡鞍刚先生说张老的《农业与工业化》中早有对外开放的思想,表明农业国只有敞开国门参与国际化的交往,才能从中获取工业化所需的资金、技术和支持。这一理论在60年代风靡了南美,而且其著作也被翻译成拉丁文供南美和墨西哥等很多发展中国家进行发展作为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但当智利学者万里迢迢赶到中国拜会张先生时,他却身陷建筑工地无法脱身,当局为了所谓“国家的面子”强称张老仍在教书和学术研究。智利朋友问张老关于工业化的研究有何新进展时,张老除了苦笑叹息别无他话……
当年和张老同获经济学“小诺贝尔奖”的威尔士奖的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约翰逊那时事业如日中天并都拿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而在49年就有划时代理论诞生的张先生却只能参与社会主义的“建设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