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内部的体系趋向于成熟,在数分领域也逐渐形成了一些常用的名词,在此对一些关于用户行为的名词进行介绍。本文主要的名词和解释来自于神策数据体系。
1、指标
指标就是具体的数值。比如独立访客数(UV)、页面浏览量(PV)、停留时长、转化率等都属于常见的指标。
进一步细分的话,指标分为计数指标和复合指标。计数指标就是直接产生的,如UV、PV。复合指标是计算出来的,如转化率、跳出率、退出率等。
2、维度
维度是事物身上具有的特征和属性,如人有很多维度,性别、年龄、城市等;分析指标的时候必须结合维度,不然很难深入,也很难发现问题。
比如说新增用户数,我想看看存在什么问题,会对比不同的渠道,看看百度的带量如何,抖音的带量如何,微信平台的带量如何,并进一步分析二级渠道,这样我才能知道哪个平台对我的新增流量更重要。这里,新增用户数就是指标,渠道就是维度。
3、展示和点击
展示就是曝光,也就是说看到就算,看到一次就算一次。比如经常打开APP的时候会有广告,这就是一次曝光,你爱看不看,但确实是曝光给你了。
点击就是你感兴趣(或者误触)点进去查看具体内容。
这两个指标主要适用于线上广告投放,比如评估投放在新浪首页的品牌广告,展示了多少次,点击了多少次。
4、访客 visitor
访问网站或APP的人,前面加上unique即为独立访客(unique visitor),也就是俗称的UV。网页端产品通过Cookie识别和区别独立访客,移动端则通过用户所使用的设备ID来识别,即IMEI码。所以其实访客并不是真实的人,而是设备。因为你用你家人的手机访问APP,其实还是同一个UV。
5、访问visit
网页端产品常用概念,指用户一系列连续的页面浏览行为,跟会话 Session 同义。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考虑到 App 的使用,Session 慢慢代替 Visit 成为主要用词。
业界对于 Session 内行为间的间隔设定了有效期限,网页端产品为 30 分钟,App 端产品时间较短,一般为 1 分钟。
6、页面浏览量
PageView,即 PV,指页面被用户浏览的次数,严格定义上指的是用户向网站发出并完成的一个下载页面的请求。
页面浏览的概念主要适用于网页端产品,对于 App 的分析,现主要使用屏幕浏览,即 ScreenView。
7、停留时长
对应于用户 Session,便有了停留时长指标,主要用来衡量用户与网站、App 交互的深度。交互越深,相应停留的时长也越长。比如玩王者荣耀一个小时、五个小时、十个小时,与王者荣耀APP的交互是越来越深的。刷抖音一口气到天亮,也是深层次的重度用户了。
一般有页面停留时长,会话时长以及平均停留时长等概念,其计算的核心原理在于记录下用户行为发生时的时间戳,后期再应用相应公式来计算。
8、跳出率和退出率
这俩概念说实话我是查了很多也看了很多资料,还是不太明白,但神策上的解释直接给出了计算方式,非常明晰。
- 跳出率:BounceRate,一个衡量落地页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跳出的概念是指用户在一次访问中仅做了一次互动便选择了离开,单一页面和全站均有跳出率的概念。这么说还不明白的话,下面是计算方式:Session 中只发生一个事件的 Session 个数除以总 Session 数。比如有三个 Session,第一个 Session 事件序列为 A,B;第二个 Session 事件序列为 A;第三个 Session 事件序列为 A,C,B;则 Session 总体的跳出率为 1/3。
- 退出率:Exit rate,从该页退出的的页面访问数/进入该页的页面访问数 。某个事件的退出率指该事件作为 Session 的结束事件的次数除以该事件发生次数,任意事件退出率指 Session 数除以 Session 中所有事件发生次数。比如有三个 Session,第一个 Session 事件序列为A,B;第二个 Session 事件序列为A;第三个 Session 事件序列为A,C,A;则 Session 中A事件的退出率为 2/4, 任意事件的退出率为 3/6。
所以,跳出率只能够衡量着陆页的质量,着陆页如果没什么意思或者不对用户的胃口,很可能会点进入---->关掉APP,中间没有其他行为,一般来说跳出率高不是好事。退出率则衡量所有界面,不限于着陆页。退出率高低则要结合具体的页面进行分析,比如有些页面(支付页面)的退出率高很正常,用户付完款一次完整的购物流程结束,关掉APP;有些页面(商品详情页、注册页)本来就是被期待要有后续行为的页面,然而用户在这一步退出APP,那就值得思考了。
9、交互深度
交互深度是指用户在一次浏览网站或 App 过程中,访问了多少页面。用户在一次浏览中访问的页面越多,交互深度就越深。交互深度能够侧面反映网站或 App 对于用户的吸引力。
可以通过 Session 来计算用户的平均交互深度。
10、转化率
这是任何产品都需要关注的核心指标,主要用来衡量用户从流量到发生实际目标转化的能力,常用漏斗模型来分析转化率。
一般用目标转化的次数或人数除以进入目标转化漏斗的人数或次数,因目标行为的不同,转化率是一个非常灵活的指标,比如你可以自定义注册转化率、登录转化率、购买转化率、搜索成功转化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