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etMQ—消费者

消费者启动

消费者启动

RebalanceService

负载均衡服务。
一个消息队列仅能被一个消费者消费,但一个消费者可以同时消费多个消息队列。这就涉及到如何将多个消息队列分配给等多个消费者的问题。

RebalanceService来专门处理多个消息队列和消费者的对应关系,并且提供了多个不同的消费者负载均衡策略,即如何分配消息队列给这些消费者。

有三种情况会触发Consumer进行负载均衡或者说重平衡:

  1. RebalanceService服务是一个线程任务,由MQClientInstance启动,其每隔20s自动进行一次自动负载均衡
  2. Broker触发的重平衡
    1. Broker收到心跳请求之后如果发现消息中有新的consumer连接或者consumer订阅了新的topic或者移除了topic的订阅, 则Broker发送Code为NOTIFY_CONSUMER_IDS_CHANGED的请求给该group下面的所有Consumer,要求进行一次负载均衡。
    2. 如果某个客户端连接出现连接异常事件EXCEPTION、连接断开事件CLOSE、或者连接闲置事件IDLE,则Broker同样会发送重平衡请求给消费者组下面的所有消费者。
  3. 新的Consumer服务启动的时候,主动调用rebalanceImmediately唤醒负载均衡服务rebalanceService,进行重平衡。

通过负载均衡算法为当前消费者分配了新的消息队列之后,需要更新新分配的消息队列MessageQueue和处理队列ProcessQueue的关系。在更新时,如果是顺序消费,调用lock方法请求broker锁定该队列。如果锁定失败,表示新增消息队列失败,这个队列可能还再被其他消费者消费,那么本次重平衡就不再消费该队列。

对于新分配到的消费队列,会新建PullRequest,这些PullRequest将会被存入PullMessageService服务内部的pullRequestQueue阻塞队列中,后续异步的消费,自动执行拉取消息的请求,这就是Push模式下最初的拉消息请求的来源。

消费者拉取消息

消费者拉取消息
为了提高效率,会为每个 Topic 在~/store/consumequeue中创建一个目录,目录名为 Topic 名称。在该 Topic 目录下,会再为每个该Topic 的 Queue 建立一个目录,目录名为 queueId。每个目录中存放着若干 consumequeue 文件,consumequeue 文件是 commitlog 的索引文件,可以根据 consumequeue 定位到具体的消息。

commitlog 真正存储消息的⽂件。

消费者消费消息

消费线程池,最小、最大线程数默认20,阻塞队列为无界阻塞队列LinkedBlockingQueue

消费者获取到消息后包装成ConsumeRequest提交到并发消费线程池。ConsumeRequest实现Runnable接口,并发消费和顺序消费是两个不同的ConsumeRequest

并发消费

并发消费

顺序消费

顺序消费
顺序消费服务ConsumeMessageOrderlyService在启动时,会启动一个定时任务,该定时任务请求Broker进行对MessageQueue的锁定,只有锁定成功的MessageQueue,对应的ProcessQueue才会设置为锁定状态

顺序消费在ConsumeRequest执行时,才会从ProcessQueue拿消息。

小结

多线程和顺序性。顺序消费和并发消费实际上都是使用线程池消费,但是不同的是,对于同一个消息队列的消息,并发消费可能有多条线程并发的消费消息,提升了消息速度,但是没有顺序性。

顺序消费则通过一系列锁,保证同一时刻对于同一个队列只有一个线程去消费它,注意是“只有一个线程”而不是“同一个线程”,因此有可能你先发送的消息被ThreadA消费了,但是你发送的的第二个消息被ThreadB消费了,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他们并不是同时消费的。但是对于不同的队列,顺序消费则不能保证消费有序性,因为不同的队列有不同的锁。

消息重试

并发消费和顺序消费对于消费失败的消息均会有消息重试机制

顺序消费的保证

  1. broker端的分布式锁
  2. messageQueue的本地synchronized锁
  3. ProcessQueue的本地consumeLock
<think>好的,用户现在用的是瑞芯微的RV1126硬件平台,想要开发摄像头驱动和ISP驱动。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RV1126的相关资料。RV1126是一款针对视觉处理的芯片,通常用于摄像头、智能安防等领域,所以摄像头驱动和ISP确实是关键部分。 用户可能有一定的嵌入式开发经验,但可能对RV1126的具体开发流程不太熟悉。需要先确定他们的开发环境是否已经搭建好了,比如SDK、交叉编译工具链等。如果用户已经完成了这些基础工作,接下来就是具体的驱动开发步骤。 摄像头驱动方面,RV1126通常支持MIPI CSI-2接口的摄像头模块。需要确认用户使用的摄像头型号是否兼容,或者是否需要自己适配。可能需要修改设备树(Device Tree)来配置MIPI接口参数,比如时钟频率、数据通道数等。还有I2C通信,用于配置摄像头传感器的寄存器,这部分可能需要编写或调整驱动代码。 然后是ISP驱动,RV1126内置了ISP模块,处理图像数据如降噪、HDR等。用户可能需要配置ISP的参数,或者根据具体需求调整图像处理流程。瑞芯微的SDK里可能有相关的文档和示例代码,需要引导用户参考这些资料,比如如何通过mediactl或v4l2工具进行配置。 另外,用户可能会遇到调试问题,比如图像不显示、颜色异常等。这时候可能需要检查设备树配置是否正确,时钟信号是否稳定,或者I2C通信是否正常。还有可能是电源管理的问题,摄像头模块的供电是否充足。 用户可能还不太清楚如何测试驱动是否正常工作,可能需要指导他们使用工具如v4l2-ctl来捕获图像,或者使用瑞芯微提供的调试工具。另外,ISP的调试可能需要通过参数调整来优化图像质量,这部分可能需要反复试验。 需要提醒用户注意内核版本和SDK的兼容性,不同版本的SDK可能在驱动支持上有差异。如果用户遇到编译错误或驱动加载失败,建议检查内核配置和驱动模块的依赖关系。 最后,考虑到用户的具体需求,可能需要推荐他们查阅RV1126的官方文档,加入开发者社区或论坛,获取更多的支持和案例分享。如果有具体的错误信息或日志,分析起来会更有效率。</think>开发摄像头驱动和ISP驱动在RV1126平台上的实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以下是基于瑞芯微平台的开发要点总结: --- ### **一、RV1126视觉开发基础** 1. **硬件特性认知** - 双核NPU(2Tops算力)支持INT8/INT16量化 - 内置第三代ISP(支持HDR、3DNR等图像增强算法) - 支持MIPI CSI-2/DVP等摄像头接口 2. **开发环境搭建** ```bash # 官方推荐工具链(需联系瑞芯微获取) tar xvf rv1126_toolchain.tar.gz export PATH=$PATH:/opt/rv1126/gcc-arm-8.3-2019.11-x86_64-arm-linux-gnueabihf/bin ``` --- ### **二、摄像头驱动开发流程** #### **1. 设备树配置** ```dts // kernel/arch/arm/boot/dts/rv1126-ipc.dtsi &i2c1 { status = "okay"; camera0: camera-module@10 { compatible = "sony,imx415"; // 替换实际传感器型号 reg = <0x10>; clocks = <&cru CLK_MIPICSI_OUT>; clock-names = "xvclk"; port { camera_out: endpoint { remote-endpoint = <&mipi_in_ucam0>; data-lanes = <1 2 3 4>; // MIPI通道配置 link-frequencies = /bits/ 64 <594000000>; }; }; }; }; &mipi_csi2 { status = "okay"; ports { port@0 { mipi_in_ucam0: endpoint@1 { remote-endpoint = <&camera_out>; data-lanes = <1 2 3 4>; }; }; }; }; ``` #### **2. V4L2驱动框架适配** - 实现`struct v4l2_subdev_ops`操作集 - 注册I2C驱动: ```c static struct i2c_driver imx415_i2c_driver = { .driver = { .name = "imx415", .of_match_table = imx415_of_match, }, .probe = imx415_probe, .remove = imx415_remove, }; module_i2c_driver(imx415_i2c_driver); ``` --- ### **三、ISP驱动开发要点** #### **1. ISP管线配置** 通过`media-ctl`工具验证数据流: ```bash media-ctl -p -d /dev/media0 # 预期输出应包含实体链路: # "imx415 1-0010" -> "rkisp1_isp" ``` #### **2. 图像调优参数设置** 通过`v4l2-ctl`调整ISP参数: ```bash v4l2-ctl -d /dev/v4l-subdev0 \ --set-ctrl brightness=128 \ --set-ctrl contrast=90 \ --set-ctrl saturation=100 ``` #### **3. HDR模式启用(以IMX415为例)** ```c // 通过I2C发送传感器配置命令 static int imx415_set_hdr(struct i2c_client *client, u32 mode) { u8 reg_val[3]; reg_val[0] = 0x30; // HDR控制寄存器地址 reg_val[1] = (mode & 0x0F) << 4; i2c_master_send(client, reg_val, 2); return 0; } ``` --- ### **四、典型问题排查** 1. **图像无输出** - 检查供电:`cat /sys/class/regulator/regulator.9/voltage` - 验证时钟信号:示波器测量XCLK引脚(正常应输出24MHz) 2. **颜色异常** ```bash # 确认Bayer格式匹配 v4l2-ctl --get-fmt-video # 输出应为:'RG10' (对于IMX415) ``` 3. **ISP超时错误** ```dmesg [ 256.390241] rkisp1: timeout waiting for isp config lock! ``` 需检查时钟频率配置: ```dts &cru { assigned-clocks = <&cru CLK_MIPICSIOUT_RX>; assigned-clock-rates = <594000000>; // 需与传感器输出匹配 }; ``` --- ### **五、开发资源推荐** 1. **官方文档** - 《RV1126 TRM》第12章ISP子系统 - 《Rockchip_Developer_Guide_ISP3.x_CN》 2. **调试工具** ```bash # ISP3D调试工具(需配套SDK) isp_demo --sensor=imx415 --action=test ``` 建议通过瑞芯微官方GitHub获取最新内核补丁(注意分支选择): ``` git clone -b rv1126_linux_release https://github.com/rockchip-linux/kernel.git ``` 开发过程中若遇到具体硬件兼容性问题,建议直接联系瑞芯微FAE获取传感器适配支持包(Sensor Driver Adaptation Kit)。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