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单片机开发过程中,程序的烧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单片机烧录方式也日益多样化。本文将重点讲解单片机中三种常见的烧录方式:ICP(In-Circuit Programming)、ISP(In-System Programming)和IAP(In-Application Programming),并探讨它们各自的特点与应用场景。
1. ICP(In-Circuit Programming):在电路编程
定义:ICP,全称“在电路编程”,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指的是通过在线仿真器(如JTAG调试器)对单片机进行程序烧写的技术。ICP更侧重于调试和开发阶段,允许开发者在单片机安装到用户应用板上后,通过仿真器对芯片进行编程和调试。
工作原理
ICP技术利用在线仿真器与单片机之间的JTAG或SWD接口进行通信。一般需要 xx-Link 烧录工具,连接PC和MCU。常用的烧录工具为J-Link、ST-Link、Nu-Link。与之配套的烧录软件为J-Flash、NuMicro_ICP_Programming_Tool、st-link utility。开发者通过仿真器将编译好的程序代码下载到单片机中,同时可以利用仿真器的调试功能对程序进行单步执行、断点设置等操作,以便查找和修复程序中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