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CSA练习

1、配置网络:为网卡添加一个本网段IPV4地址,x.x.x.123

       1. 在nmcli中,你可以使用nmcli device命令来查看、管理这些网络设备

[root@localhost ~]# nmcli device 

DEVICE  TYPE      STATE   CONNECTION 
ens33   ethernet  已连接  ens33      
lo      loopback  未托管  --   

         2.添加网卡ens123

[root@localhost ~]# nmcli connection add type ethernet con-name ens123 ifname ens33 

        3.修改网卡的IP地址,网关,DNS 

[root@localhost ~]# nmcli connection modify ens123 ipv4.method manual ipv4.addresses 192.168.122.123/24 ipv4.gateway 192.168.122.253 ipv4.dns 144.144.144.144 autoconnect yes 

注释:   

ipv4.method manual: 使用手动配置 IPv4 地址 

为ens163网卡配置一个新的ipv4地址为192.168.122.123/24(一定要加上掩码,否则默认32位)网关为192.168.19.2 dns域名解析地址为8.8.8.8 开机自动联网

 

        4.查看ens123的相关配置

[root@localhost ~]# cat /etc/NetworkManager/system-connections/ens123.nmconnection 

 

 

 2、配置yum本地仓库,并完成traceroute命令的安装

          问题:为什么要配置本地yum仓库?

               在生产和工作中,出于安全性考虑,很多服务器并不能直接访问公网,当使用rpm安装包安装一些软件时,经常出现缺少依赖而不能安装的情况,此时我们需要配置本地yum源,配置本机yum源相对容易,一般只需要将系统镜像上传到主机后进行挂载。

       

1.首先将centos自带的网络yum源删掉(自带的默认从centos官网下载软件,服务器在国外,非常不稳定)

 [root@cloud ~]# rm -rf /etc/yum.repos.d/*

       

 2. 创建挂载点,并挂载镜像

[root@localhost ~]# mkdir /opt/centos/
[root@localhost ~]# mount /dev/cdrom  /opt/centos/
      注意:   /dev/sr0是光驱的设备名,/dev/cdrom代表光驱

                    cdrom是sr0的软链接.你ll /dev/cdrom和ll /dev/sr0看看显示

         
        可以用cd切换到/opt/centos目录下,使用ls命令查看
[root@localhost ~]# df -T
文件系统              类型        1K-块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tmpfs              devtmpfs     4096       0     4096    0% /dev
tmpfs                 tmpfs      892780       0   892780    0% /dev/shm
tmpfs                 tmpfs      357112   10000   347112    3% /run
/dev/mapper/rhel-root xfs      17811456 4209308 13602148   24% /
/dev/sda1             xfs       1038336  290588   747748   28% /boot
tmpfs                 tmpfs      178556     100   178456    1% /run/user/1000
/dev/sr0              iso9660   8847936 8847936        0  100% /opt/centos
tmpfs                 tmpfs      178556      36   178520    1% /run/user/0
[root@localhost ~]# cd /opt/centos
[root@localhost centos]# ls
AppStream  extra_files.json  media.repo
BaseOS     GPL               RPM-GPG-KEY-redhat-beta
EFI        images            RPM-GPG-KEY-redhat-release
EULA       isolinux

3.创建并编写本地yum源配置文件,编写完成之后wq保存退出

[root@localhost ~]# cd /etc/yum.repos.d/
[root@localhost ~]# vim myrepo.repo
       注意:   必须在/etc/yum.repos.d/目录下,创建以.repo结尾的文件
[base]
name=mybase
baseurl=file:///opt/centos/BaseOS
gpgcheck=0



[appstream]
name=mystream
baseurl=file:///opt/centos/AppStream
gpgcheck=0

 

[root@localhost ~]# yum makecache 

 补充:

        具体来说,`yum makecache` 命令执行以下步骤:
        1. 下载元数据:YUM 会连接到配置的软件仓库,并下载所有可用软件包的元数据信息。
        2. 创建缓存:下载的元数据会被存储在本地的 `/var/cache/yum/` 目录下,通常是以         `.repodata` 文件的形式。
        3. 生成索引:YUM 还会生成一个索引文件,使得在搜索和安装软件包时能够快速定位到所
        需信
        4. 处理依赖关系:YUM 会解析软件包之间的依赖关系,并在本地缓存中存储这些信息,以便
        在安装或更新软件包时能够正确处理依赖。

    4.当出现如下:代表本地yum仓库配置成功

mybase                        4.7 MB/s | 1.7 MB     00:00    
mystream                      6.6 MB/s | 6.1 MB     00:00    
上次元数据过期检查:0:00:01 前,执行于 2024年11月06日 星期三 13时37分37秒。
元数据缓存已建立。

     5.完成traceroute命令的安装

[root@localhost yum.repos.d]# yum install -y traceroute

      6. 安装完毕!

依赖关系解决。
==============================================================
 软件包         架构       版本                仓库      大小
==============================================================
安装:
 traceroute     x86_64     3:2.1.0-16.el9      base      61 k

事务概要
==============================================================
安装  1 软件包

总计:61 k
安装大小:108 k
下载软件包:
运行事务检查
事务检查成功。
运行事务测试
事务测试成功。
运行事务
  准备中  :                                               1/1 
  安装    : traceroute-3:2.1.0-16.el9.x86_64              1/1 
  运行脚本: traceroute-3:2.1.0-16.el9.x86_64              1/1 
  验证    : traceroute-3:2.1.0-16.el9.x86_64              1/1 
已更新安装的产品。

已安装:
  traceroute-3:2.1.0-16.el9.x86_64                            

完毕!

 

 

 3. 用至少两种方法查看sshd服务的进程号

[root@localhost yum.repos.d]# ps -e | grep ssh
    977 ?        00:00:00 sshd
   6264 ?        00:00:00 sshd
   6298 ?        00:00:00 sshd
   6446 ?        00:00:00 sshd
   6460 ?        00:00:00 sshd

 

 4.添加一块10G大小的磁盘,将该磁盘分为两个主分区,大小为1G、2G。将剩余的空间全部划分为扩展分区。划分一个逻辑分区,大小为3G。(主分区文件系统类型为ext4,逻辑分区文件系统类型为xfs)

 1.先关闭虚拟机然后点编辑虚拟机添加一块新的硬盘为10G然后开机

[root@localhost ~]# lsblk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S
sda    8:0    0   20G  0 disk 
├─sda1
│      8:1    0    1G  0 part /boot
└─sda2
       8:2    0   19G  0 part 
  ├─rhel-root
  │  253:0    0   17G  0 lvm  /
  └─rhel-swap
     253:1    0    2G  0 lvm  [SWAP]
sdb    8:16   0   10G  0 disk 
sr0   11:0    1  8.4G  0 rom  /run/media/ldp/RHEL-9-1-0-BaseOS-x86_64

 2.分区

  1. fdisk /dev/sdb

  2. 编辑新加的磁盘

  3. 选p分两个主分区

  4. 然后选e将剩下的划分为扩展分区

[root@localhost ~]# fdisk /dev/sdb

欢迎使用 fdisk (util-linux 2.37.4)。
更改将停留在内存中,直到您决定将更改写入磁盘。
使用写入命令前请三思。

设备不包含可识别的分区表。
创建了一个磁盘标识符为 0xd28c3157 的新 DOS 磁盘标签。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n
分区类型
   p   主分区 (0 primary, 0 extended, 4 free)
   e   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容器)
选择 (默认 p):p
分区号 (1-4, 默认  1): 
第一个扇区 (2048-20971519, 默认 2048): 
最后一个扇区,+/-sectors 或 +size{K,M,G,T,P} (2048-20971519, 
默认 20971519): +1G

创建了一个新分区 1,类型为“Linux”,大小为 1 GiB。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n
分区类型
   p   主分区 (1 primary, 0 extended, 3 free)
   e   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容器)
选择 (默认 p):p
分区号 (2-4, 默认  2): 
第一个扇区 (2099200-20971519, 默认 2099200): 
最后一个扇区,+/-sectors 或 +size{K,M,G,T,P} (2099200-20971519, 默认 20971519): +2G

创建了一个新分区 2,类型为“Linux”,大小为 2 GiB。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n
分区类型
   p   主分区 (2 primary, 0 extended, 2 free)
   e   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容器)
选择 (默认 p):e
分区号 (3,4, 默认  3): 
第一个扇区 (6293504-20971519, 默认 6293504): 

最后一个扇区,+/-sectors 或 +size{K,M,G,T,P} (6293504-20971519, 默认 20971519): 

创建了一个新分区 3,类型为“Extended”,大小为 7 GiB。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m

帮助:

  DOS (MBR)
   a   开关 可启动 标志
   b   编辑嵌套的 BSD 磁盘标签
   c   开关 dos 兼容性标志

  常规
   d   删除分区
   F   列出未分区的空闲区
   l   列出已知分区类型
   n   添加新分区
   p   打印分区表
   t   更改分区类型
   v   检查分区表
   i   打印某个分区的相关信息

  杂项
   m   打印此菜单
   u   更改 显示/记录 单位
   x   更多功能(仅限专业人员)

  脚本
   I   从 sfdisk 脚本文件加载磁盘布局
   O   将磁盘布局转储为 sfdisk 脚本文件

  保存并退出
   w   将分区表写入磁盘并退出
   q   退出而不保存更改

  新建空磁盘标签
   g   新建一份 GPT 分区表
   G   新建一份空 GPT (IRIX) 分区表
   o   新建一份的空 DOS 分区表
   s   新建一份空 Sun 分区表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w
分区表已调整。
将调用 ioctl() 来重新读分区表。
正在同步磁盘。


[root@localhost ~]# fdisk /dev/sdb

欢迎使用 fdisk (util-linux 2.37.4)。
更改将停留在内存中,直到您决定将更改写入磁盘。
使用写入命令前请三思。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p
Disk /dev/sdb:10 GiB,10737418240 字节,20971520 个扇区
磁盘型号:VMware Virtual S
单元:扇区 / 1 * 512 = 512 字节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512 字节 / 512 字节
I/O 大小(最小/最佳):512 字节 / 512 字节
磁盘标签类型:dos
磁盘标识符:0xd28c3157

设备       启动    起点     末尾     扇区 大小 Id 类型
/dev/sdb1          2048  2099199  2097152   1G 83 Linux
/dev/sdb2       2099200  6293503  4194304   2G 83 Linux
/dev/sdb3       6293504 20971519 14678016   7G  5 扩展

 

 

5、LVM配置:创建一个至少有两个PV组成的大小为6G的名为testvg的VG;要求PE大小为16MB, 而后在卷组中创建大小为3G的逻辑卷testlv;挂载至/users目录

 

 环境:/dev/sdb2盘还有不到2G空间(暂按8G计算),再从/dev/sdc3盘中划分出4G,合计6G空间制作物理卷

 

[root@localhost ~]# fdisk /dev/sdb

欢迎使用 fdisk (util-linux 2.37.4)。
更改将停留在内存中,直到您决定将更改写入磁盘。
使用写入命令前请三思。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p
Disk /dev/sdb:10 GiB,10737418240 字节,20971520 个扇区
磁盘型号:VMware Virtual S
单元:扇区 / 1 * 512 = 512 字节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512 字节 / 512 字节
I/O 大小(最小/最佳):512 字节 / 512 字节
磁盘标签类型:dos
磁盘标识符:0xd28c3157

设备       启动    起点     末尾     扇区 大小 Id 类型
/dev/sdb1          2048  2099199  2097152   1G 83 Linux
/dev/sdb2       2099200  6293503  4194304   2G 83 Linux
/dev/sdb3       6293504 20971519 14678016   7G  5 扩展
/dev/sdb5       6295552 14684159  8388608   4G 83 Linux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q

[root@localhost ~]# pvcreate /dev/sdb2
  Physical volume "/dev/sdb2" successfully created.
[root@localhost ~]# pvcreate /dev/sdb5
  Physical volume "/dev/sdb5" successfully created.
[root@localhost ~]# pvs
  PV         VG   Fmt  Attr PSize   PFree
  /dev/sda2  rhel lvm2 a--  <19.00g    0 
  /dev/sdb2       lvm2 ---    2.00g 2.00g
  /dev/sdb5       lvm2 ---    4.00g 4.00g

 

 创建物理卷组,-s指定块大小为16M

[root@localhost ~]# vgcreate -s 16M testvg /dev/sdb2 /dev/sdb5  
Volume group "testvg" successfully created
[root@localhost ~]# vgs
  VG     #PV #LV #SN Attr   VSize   VFree 
  rhel     1   2   0 wz--n- <19.00g     0 
  testvg   2   0   0 wz--n-  <5.97g <5.97g

 

  创建逻辑卷,大小为3G

​
[root@localhost ~]# lvcreate -n testlv -L 3G testvg
  Logical volume "testlv" created.
[root@localhost ~]# lvs
  LV     VG     Attr       LSize   Pool Origin Data%  Meove Log Cpy%Sync Convert
  root   rhel   -wi-ao---- <17.00g                                              
  swap   rhel   -wi-ao----   2.00g                                              
  testlv testvg -wi-a-----   3.00g                                              

​

挂载

使用mkfs.ext4命令在逻辑卷lvdata1上创建ext4文件系统

[root@localhost ~]# mkfs.ext4 /dev/testvg/testlv
mke2fs 1.46.5 (30-Dec-2021)
mke2fs 1.46.5 (30-Dec-2021)
创建含有 786432 个块(每块 4k)和 196608 个inode的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UUID:fe09667f-6201-4e1a-8cd8-697fe73c3f32
超级块的备份存储于下列块: 
	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294912

正在分配组表: 完成                            
正在写入inode表: 完成                            
创建日志(16384 个块)完成
写入超级块和文件系统账户统计信息: 已完成

创建挂载点

[root@localhost ~]# mkdir /users

最后一步  :

[root@localhost ~]# mount /dev/testvg/testlv /users
[root@localhost ~]# df -T
文件系统                  类型        1K-块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tmpfs                  devtmpfs     4096       0     4096    0% /dev
tmpfs                     tmpfs      892780       0   892780    0% /dev/shm
tmpfs                     tmpfs      357112    9812   347300    3% /run
/dev/mapper/rhel-root     xfs      17811456 4234684 13576772   24% /
/dev/sda1                 xfs       1038336  290588   747748   28% /boot
tmpfs                     tmpfs      178556      96   178460    1% /run/user/1000
/dev/sr0                  iso9660   8847936 8847936        0  100% /run/media/ldp/RHEL-9-1-0-BaseOS-x86_64
tmpfs                     tmpfs      178556      36   178520    1% /run/user/0
/dev/mapper/testvg-testlv ext4      3021608      24  2847916    1% /user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