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本文详细描述了关于esp32-s3的开发环境搭建及htttps post工程开发过程。
二、准备
2.1 准备硬件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esp32-s3开发板,准备一根typec线将板卡连接到pc端,如果没有安装串口驱动需要先安装,网上很多可以自行搜索下载。
2.2 搭建环境
PC端在trae官网下载最新版本并安装(网上教程很多),然后打开trae,安装esp-idf插件如下:
然后在乐鑫官网下载最新ESP-IDF 工具安装器并安装:
由于工具安装后已经包含了所有插件及环境,因此不需要手动再搭建环境了。该工具安装后会在安装目录D:\Espressif\frameworks\esp-idf-vX.X\examples下生成一些基本的代码示例,可以直接在这些示例的基础上来完成想要的功能。
三、调试
3.1 创建工程
这里直接使用的wifi示例下的getting_started工程作为基础来增加https post的功能。
使用trae打开工程,在软件左侧esp-idf工具栏可以看到一些配置项,这些配置项可以根据工程需求来配置,这里主要需要用到的是sdk的配置:
双击sdk配置编辑器打开后可以看到很多功能的配置项,类似linux的menuconfig,这里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配置:
配置完之后将main.c里面的wifi SSID及PASS改为本地路由器的wifi名称密码
#define EXAMPLE_ESP_WIFI_SSID CONFIG_ESP_WIFI_SSID
#define EXAMPLE_ESP_WIFI_PASS CONFIG_ESP_WIFI_PASSWORD
直接保存编译即可,最下方有个工具栏,可以直接编译工程:
编译通过之后选择串口号并下载,串口号可以在电脑设备管理器里查看:
下载完成之后点击监视设备可以看到串口的基本打印信息:
3.2 调试https post功能
基于上述创建的基本工程添加https post部分代码,首先添加包含头文件:
#include "esp_http_client.h"
#include "esp_crt_bundle.h"
添加主要功能函数:
// HTTPS POST命令参数
static struct {
struct arg_str *url;
struct arg_str *data;
struct arg_end *end;
} https_post_args;
// 执行HTTPS POST请求
static esp_err_t perform_https_post(const char *url, const char *post_data) {
esp_http_client_config_t config = {
.url = url,
.method = HTTP_METHOD_POST,
.crt_bundle_attach = esp_crt_bundle_attach,
.transport_type = HTTP_TRANSPORT_OVER_SSL,
.timeout_ms = 5000,
};
esp_http_client_handle_t client = esp_http_client_init(&config);
if (client == NULL) {
ESP_LOGE(TAG, "HTTPS客户端初始化失败");
return ESP_FAIL;
}
// 设置请求头和数据
esp_http_client_set_header(client,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esp_http_client_set_post_field(client, post_data, strlen(post_data));
// 执行请求
esp_err_t err = esp_http_client_perform(client);
if (err == ESP_OK) {
int status_code = esp_http_client_get_status_code(client);
ESP_LOGI(TAG, "HTTPS POST状态码: %d", status_code);
// 获取响应内容长度(可能为-1,表示未知长度)
int content_len = esp_http_client_get_content_leng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