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clinux系统在bf5XX_EIT开发板上的移植
文章平均质量分 66
dayidson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uclinux内核驱动的初始化顺序
本文适用于ADSP-BF561uclinux-2008r1.5-rc3 (smp patch)Visual DSP++ 5.0(update 5) 在内核中有许多的驱动,这些驱动之间有一些具有依赖关系,那么内核是如何控制它们之间的调用顺序的呢?内核中的驱动通常会使用module_init这样的宏来指定驱动的初始化函数。那么module_init是什么东西呢?转载 2010-04-15 21:09:00 · 277 阅读 · 0 评论 -
建立针对arm-linux的交叉编译环境
交叉编译环境介绍 交叉编译是嵌入式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的主要特征是某机器中执行的程序代码不是在本机编译生成,而是由另一台机器编译生成,一般把前者称为目标机,后者称为主机。采用交叉编译的主要原因在于,多数嵌入式目标系统不能提供足够的资源供编译过程使用,因而只好将编译工程转移到高性能的主机中进行。 linux下的交叉编译环境重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针对目标系统的编译器gcc 针转载 2010-04-15 21:12:00 · 269 阅读 · 0 评论 -
uclinux系统移植到bf561板子上过程学习1
uclinux系统移植主要工作包括:1、选择处理器对应的交叉编译器(交叉编译器,运行于通用机上,目的为了编译出能够在特定平台上运行的软件)2、选择并修改bootloader3、修改链接文件,定位各个数据段4、定义系统定时器、控制台5、编写中断的控制函数6、定义根文件系统7、编写其他系统设备驱动一、开发环境的建立开发环境包括获取源代码,建立交叉编译环境,建立目标机与主机之间的调试环境。详细一点来说包转载 2010-04-15 21:14:00 · 307 阅读 · 0 评论 -
uclinux系统移植到bf561板子上过程学习2
接下来要移植U-BOOT引导程序,类似于PC机的BIOS,负责把内核映像从FLASH拷贝到SDRAM,然后把执行权交给内核。首先应该将U-BOOT程序烧到目标板FLASH中,在此需要Visual DSP++在裸板上调试、烧写具体步骤为:1、从Blackfin网站下载为BF533移植的U-BOOThttp://blackfin.uclinux.org/frs/?group_id=20&relea转载 2010-04-15 21:15:00 · 473 阅读 · 0 评论 -
uclinux系统移植到bf561板子上过程学习3
uboot实现uClinux自举的顺序如下:(u-boot和uClinux的压缩映像都预先驻留在FLASH中.如何实现在上面已经分析)1、BF561的1P通过硬件线执行内存中的第一条指令(复位向量)。2、复位向量跳转到u-boot映像的.text节的第一条指令。.text节仍留在ROM中,BF561用IP去执行一text。代码初始化内存系统,包括SDRAM.3, U-转载 2010-04-15 21:15:00 · 318 阅读 · 0 评论 -
教你如何使用tftpd32烧录内核及文件系统镜像到nand flash
转载:http://blog.chinaunix.net/u2/62027/showart_1964072.html(一)准备工作 1)u-boot代码移植好用JTAG烧录至NOR flash 2)移植好内核文件 3)制作好yaffs或jffs文件系统镜像 4)下载tftpd32软件(百度或其他地方下载即可) 5)这里只是讲解如何使用tftp服务,转载 2010-04-15 21:16:00 · 2232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Blackfin嵌入式系统的U-boot分析与调试
原文地址 http://www.cnitblog.com/zouzheng/articles/40217.html 基于Blackfin嵌入式系统的U-boot分析与调试引言 Boot loader代码是CPU芯片复位后进入操作系统之前执行的一段代码,主要用于完成硬件启动到操作系统启动的过渡,从而为操作系统提供基本转载 2010-04-15 21:18:00 · 41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