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加了一个接近一个亿的智慧园区建设的项目。项目包括软件、硬件、装饰装修、强电、弱电等部分。
其中软件占比50%多吧,结合我之前的IT经验,有些体会记述下。
产业互联网特点:
- 产业互联网的业务不单单是技术实施,还要能提供带有咨询服务的内容。要结合甲方的具体业务,甚至内容形式;站位甲方需求,揣测甲方的真正意图。需要浸润行业的专家 。而不单单是甲方怎么说就怎么做,很多时候甲方会让你提供方案,因为他自己也不清楚要什么。
- 纯集成商一般极少有自己的开发、设计能力,完全依靠集成商,不能深度结合不同厂家的能力;同时对供应商考核等没有具体权限,仅仅依靠付款,效率低下,提供快速反馈的能力有限从而不利于客勤关系。例如:甲方要求设计统一,理念风格统一。这要求要求协调各家的UI人员,进行统一设计,深度配合。这点很不容易做到。
- 如果不是依附于硬件的传统软件,而是独立于硬件设备,自成一体的软件系统;这种软件复杂程度高,非标准化严重,高度定制的业务和技术集合体要求总包项目经理同时具有IT技术背景和其他领域技术,这种横跨各个领域的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管理专家非常稀缺。
- 消费者互联网从业人员对产品的理解与产业互联网的人员理解差别很大。产业互联网更加个性化,数据庞杂。
- 单个项目总集并不能深刻了解整体业务,技术架构,必须要求总包项目经理具有技术和业务、商务整合能力。单纯依靠下面的分包会以偏概全,协调困难,难以形成统一有效的输出,也不利于项目的管控。严重的会造成重大低级失误。
- 大项目跨领域广泛,比如现在这个项目横跨ICT,建筑,电气、强电、艺术内容、智能化、装饰、艺术等10个领域。并非某个领域的公司或项目经理能够完全cover,甚至有些时候根本无法管控风险。而以后的智慧城市和智慧园区都是以工程的形式发包,所以针对ICT等跨专业的项目管理始终是需要提高的目标。
- 适应甲方高强度的交付要求,尤其是对信息化理解和现状较弱的组织。要求总包能够提供咨询业务。由于部分甲方领导和信息化人员领
智慧园区项目的产业互联网心得

本文分享了作者参与亿元级智慧园区建设项目的体会,强调产业互联网项目不仅涉及技术实施,还需提供咨询服务,深入理解客户需求。指出项目管理需涵盖多个领域,具备IT及其他行业技术背景的专家稀缺。此外,提出产业互联网项目需适应高强度交付、解决传统工程模式与需求变化的矛盾,采用敏捷等现代项目管理方式,并重视专业文字和宣传工作,项目集管理将成为未来趋势。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37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