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设备的智能能源采集技术探索
1. 物联网设备能源采集的背景与动机
随着物联网(IoT)技术的飞速发展,IoT 设备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些设备主要用于管理和存储传感数据到各自的分布式存储库中。以智能电网为例,它包含了如工厂、发电厂、风力发电厂和家用电器等各种传感数据单元,这些单元通过被称为“智能电表”的 IoT 设备收集传感数据,数据经过传输通道捆绑到中央收集点,并存储在智能电网存储库中,智能电网核心对数据进行控制和用户定义的数据分析。
然而,随着 IoT 设备的大量使用,能源资源的优化或寻找新的能源采集(EH)方式变得尤为重要。目前,通过 IoT 设备进行能源采集有多种形式,可大致分为三类策略:无存储和无转换器的采集、最小化 IoT 网络的能源消耗以及为 IoT 设备配备自主电源管理器。
2. 基于 MapReduce 的能源采集方法
为了实现更高效的能源采集,提出了一种基于 MapReduce 的方法。该方法使用高效的编程模型(如 MapReduce)帮助设备确定能源采集程序,一组 IoT 设备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计算能源采集的平均增益,还利用压电蜂鸣器通过数据模式进行能源采集。
具体来说,该方法由配备了通过边缘节点进行就地 MapReduce 处理的附加框架(MapBuz)的 IoT 设备组成。其工作流程如下:
- 分区缓冲区和数据捆绑压缩 :缓冲区负责处理传感数据的到来,分为数据分区和元数据分区。数据分区接收传感数据文件,元数据分区存储文件信息。当文件达到压缩阈值(如 64MB 大小)时,通过增强的 HAR 压缩将它们组装成压缩数据捆绑包,为 MapReduce 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