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在调试BR/EDR Controller和对应的射频,真正的感受到,不对基础知识理解,很难将蓝牙做好,在这里先抹一把眼泪。各种频偏、各种射频敏感性的矫正,已经将之前那颗傲娇的心碾压的粉粹。好了,现在开始BLE Controller的学习吧。
相比起BR/EDR的Controller,BLE确实是另外一套通信机制。
区别一:BD Adress这块,BLE的地址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公共地址:可以用在与BR/EDR共存的模式下。第二种是静态私有地址,它不需要IRK来进行解析。第三种就是动态的私有地址,每一次设备之间的交互,都会去通过IRK去解析地址。
区别二:phy层,BLE的phy只有40个频点,每个频点都对应有相应的channel,其中有三个频点是用来做primary advertising
区别三:packet format,由一下几部分组成:
preamble:用来做频率同步,时隙预估和自动增益控制
access adress:主要是用来做同步,按照一定的要求随机生成的,每个设备之间的这串数字也不一样,并且设备的不同状态切换对应的这串数字也会变化,这样就能够很好辨识当前通信的两两设备,和设备的状态。
PDU:这个分为Control和Data PDU
Control Data PDU分为三个type:Advertising PDU、Scanning PDU、Initiating P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