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处理错误的方式
在C语言阶段,我们经常使用的处理错误的机制是:
- 终止程序,例如使用assert。
- 返回错误码。
但是二者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 终止程序的缺陷:用户难以接受,就比如发生内存错误,除0错误时就会终止程序。
- 返回错误的缺陷:需要程序员自己查找对应的错误,如系统的很多库的接口函数都是通过把错误码放在errno中,标识错误。
在实际中,C语言基本都是使用返回错误码的方式处理错误,部分情况下使用终止程序处理非常严重的错误。
异常概念
异常是一种处理错误的方式,当一个函数发现自己无法处理的错误时就可以抛出异常,让函数的直接或者间接的调用者处理这个错误。
- throw:当问题出现时,程序会抛出一个异常。这是通过使用throw关键字来完成的。
- catch:在您想要处理问题的地方,通过异常处理程序捕获异常。catch关键字用于捕获异常,可以有多个catch进行捕获。
- try:try块中的代码标识将被激活的特定异常,它后面通常跟着一个或者多个catch。
如果存在一个块抛出一个异常,捕获异常的方式会使用try和catch关键字。try块中放置可以抛出异常的代码,try块中的代码被称为保护代码。
try
{
//保护的标识代码
}
catch (ExceptionName e1)
{
//块
}
catch (ExceptionName e2)
{
//块
}
catch (ExceptionName e3)
{
//块
}
异常的使用
异常的抛出和捕获
异常的抛出和匹配原则:
- 异常是通过抛出对象而引发的,该对象的类型决定了应该激活哪个catch的处理代码。
- 被选中的处理代码是通过链中与该对象类型匹配且离抛出异常位置最近的那一个。
- 抛出异常对象后,会生成一个异常对象的拷贝,因为抛出的异常对象可能是一个临时对象,所以会生成一个拷贝对象,这个拷贝对象会在被catch以后销毁。(类似于函数的传值返回)
- catch(...)可以捕获任意类型的异常,问题是不知道异常错误是什么。
- 实际中抛出和捕获的匹配原则有个例外,并不都是类型完全匹配,可以抛出的派生类对象,使用基类捕获,这个在实际中非常实用。
在函数调用链中异常栈展开匹配原则:
- 首先检查throw本身是否在try块内部,如果是在查找匹配的catch语句,如果有匹配的,则调到catch的地方进行处理。
- 没有匹配的ca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