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慢查询日志

什么是慢查询日志


MySQL慢查询日志用于记录在MySQL中响应时间超过设置值long_query_time值的SQL,会被记录在慢查询日志中。默认情况下MySQL是不开启慢查询的,因为开启慢查询肯定会带来性能的影响,关于如何让开启慢查询日志请往下看。


为什么需要慢查询日志

我们不可能做到对所有的SQL都使用EXPLAIN语句来分析SQL的执行情况,使用慢查询日志则可以更方便我们对MySQL进行调优。

使用慢查询日志


MySQL启动慢查询的参数:

slow_query_log    :是否开启慢查询日志,1表示开启,0表示关闭。

slow-query-log-file:慢查询日志存储路径。可以不设置该参数,系统则会默认给一个缺省的文件host_name-slow.log

long_query_time :慢查询阈值,当查询时间多于设定的阈值时就记录日志。

log_queries_not_using_indexes:未使用索引的查询也被记录到慢查询日志中。

log_output:日志存储方式。'FILE'表示将日志存入文件。'TABLE'表示将日志存入数据库mysql.slow_log表中。也可以同时指定两种存储方式。

设置慢查询相关参数

set global slow_query_log_file=/sql_log/slow_log.log

set global log_queries_not_using_indexes=on

set global long_query_time=0.001

set global slow_query_log=on

慢查询日志的部分内容如下:

Time:执行查询的时间。

User:查询的用户和IP。

Id:进程ID。

Query_time:查询所执行的时间,查询实际上在MySQL上所执行的时间。

Lock_time:查询对这个记录锁定的时间

Rows_sent:查询的行数

Rows_examined:查询这个记录所读取的行数  没有正确使用索引


永久配置:

上面的方式是临时设置,如果我们重启MySQL的话将会失效。可以通过对my.cnf的 配置实现进行慢查询永久设置


修改完成后,重启MySQL

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查看是否开启慢查询日志

SHOW VARIABLES LIKE 'slow_query%';

SHOW VARIABLES LIKE 'long_query_time%';


使用mysqldumpslow分析慢查询日志


当很短时间产生大量日志,重复SQL。如果我们要手工分析日志,查找SQL显然是很不方便的,MySQL提供了日志分析工具mysqldumpslow.

mysqldumpslow的帮助信息如下


  • -s, 是表示按照何种方式排序,c、t、l、r分别是按照记录次数、时间、查询时间、返回的记录数来排序,ac、at、al、ar,表示相应的倒叙;
  • -t, 是top n的意思,即为返回前面多少条的数据;
  • -g, 后边可以写一个正则匹配模式,大小写不敏感的;

下面来看一个分析的实例:



Count:查询出现的次数

Time:执行最长的时间

Lock:等待锁的时间

Rows:查询的行数

<think>嗯,用户想了解如何配置和分析MySQL慢查询日志。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相关的步骤。记得慢查询日志是用来记录执行时间超过指定阈值的SQL语句的,这对性能优化很有帮助。配置的话,应该是在MySQL的配置文件里设置,比如my.cnf或者my.ini,具体要看操作系统是Linux还是Windows。 首先,配置部分。用户可能需要知道如何开启慢查询日志,设置时间阈值,还有记录没有使用索引的查询。比如,在配置文件中添加log-slow-queries、long_query_time和log-queries-not-using-indexes这些参数。需要分Linux和Windows两种情况说明,路径可能不同,比如Linux下是my.cnf,而Windows是my.ini。还有,日志文件的权限问题,确保MySQL有写入权限。 然后是分析部分,用户可能想知道如何查看和分析这些慢查询日志。常用的工具有mysqldumpslow和mysqlsla,这些工具可以汇总日志,方便找出问题SQL。另外,用EXPLAIN分析执行计划也很重要,可以查看索引使用情况,扫描行数等。需要提醒用户定期分析日志优化后要关闭日志避免性能影响。 可能还需要提到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的区别,生产环境一般不长期开启慢查询日志,因为会影响性能。测试环境可以开启进行分析。用户的问题可能涉及到性能调优的整体流程,所以步骤要清晰,从配置到分析到优化。 用户的问题中还引用了三个参考引用,需要结合这些内容。比如引用[1]提到开启慢查询日志用于性能分析,引用[2]讲如何用EXPLAIN分析,引用[3]详细说明了配置方法和分析工具的使用。需要确保回答中正确引用这些资料。 可能用户的实际需求是优化数据库性能,所以除了配置和分析方法,还需要给出优化建议,比如添加索引、重写SQL语句、调整服务器参数等。另外,要注意语法正确,比如在配置文件中参数的正确写法,路径的正确格式,特别是Windows和Linux的路径差异。 还要注意回答的结构,先分点说明配置步骤,再讲分析工具和方法,最后给出优化建议。用户可能对具体命令不熟悉,比如mysqldumpslow的使用示例,给出常用命令会有帮助。同时,提醒用户权限问题和日志文件的管理,避免因为配置错误导致日志无法生成。 总结一下,回答需要涵盖配置方法(分系统)、分析工具使用、执行计划分析,以及优化建议,结合引用内容,确保信息准确可靠。还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步骤清晰,便于用户按照指导操作。</think>### 如何配置和分析MySQL慢查询日志 #### **一、配置MySQL慢查询日志** 1. **修改配置文件** - **Linux系统**:编辑`my.cnf`文件(通常位于`/etc/mysql/`或`/etc/`) - **Windows系统**:编辑`my.ini`文件(通常位于MySQL安装目录下) 在`[mysqld]`模块下添加以下参数: ```ini log-slow-queries = /path/to/slowquery.log # 日志文件路径(需MySQL用户有写权限) long_query_time = 2 # 查询超过2秒则记录 log-queries-not-using-indexes = 1 # 记录未使用索引的查询[^3] ``` 2. **重启MySQL服务** ```bash # Linux systemctl restart mysql # Windows(通过服务管理器或命令行) net stop mysql net start mysql ``` 3. **验证配置** 登录MySQL后执行: ```sql SHOW VARIABLES LIKE 'slow_query%'; -- 查看慢查询日志状态 SHOW VARIABLES LIKE 'long_query_time'; -- 查看时间阈值[^1] ``` --- #### **二、分析慢查询日志** 1. **使用内置工具** - **`mysqldumpslow`**:汇总日志中的慢查询 ```bash mysqldumpslow -s t -t 10 /path/to/slowquery.log # 按时间排序,显示前10条 ``` - **`mysqlsla`**(第三方工具):提供更详细的统计分析[^3]。 2. **EXPLAIN分析具体SQL** 对日志中高频出现的SQL,使用`EXPLAIN`查看执行计划: ```sql EXPLAIN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age > 30; -- 分析索引使用、扫描行数等[^2] ``` 重点关注`type`(扫描类型)、`rows`(预估行数)、`key`(实际使用索引)。 3. **优化方向** - 为高频查询字段添加索引 - 重写复杂SQL(如减少子查询、避免`SELECT *`) - 调整服务器参数(如`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 **三、注意事项** 1. **生产环境慎用**:长期开启慢查询日志可能影响性能,建议在测试环境调试后关闭。 2. **定期清理日志**:避免日志文件过大占用磁盘空间。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