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总结
属性文法
1、属性文法:在上下文无关文法的基础上为每个文法符号(终结符或非终结符)配备若干个相关的“值”(称为属性)。
2、属性:代表与文法符号相关的信息,和变量一样,可以进行计算和传递。
3、属性的分类
- 综合属性:用于“自下而上”传递信息
- 继承属性:用于“自上而下”传递信息。
4、语义规则:对于文法的每一个产生式配备一组属性的计算规则,则称为语义规则。
- 在一个属性文法中,对应于每个产生式A->α都有一套与之相关联的语义规则,每条语义规则的形式为:b:=f(c1,c2,…,ck)
这里f是一个函数,而且:
或者(1)b是A的一个综合属性并且c1,c2,…ck是产生式右边文法符号的属性;
或者(2)b是产生式右边某个文法符号的一个继承属性并且c1,c2,…ck是A或产生式右边任何文法符号的属性;
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都说属性b依赖于属性c1,c2,…,ck。
5、语义规则所描述的工作:属性计算、静态语义检查、符号表操作、代码生成等
基于属性文法的处理方法
- 基于属性文法的处理过程:输入串®语法树®依赖图®语义规则计算次序®计算结果
1、树遍历的属性计算方法
假设语法树已经建立了并且树中已带有开始符号的继承属性和终结符的综合属性。以某种次序遍历语法树,直至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