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L 传输速度可以达到 下行/上行 2Mbps/128Kbps(Kbits per second) 时,那个 Kb 指的可不是 bytes 而是 bits喔!
所以 2M/128K 在实际的档案大小传输速度上面,最大理论的传输为 256KBps/16 KBps(KBytes per second),所以正常下载的速度约在每秒 100~200 KBytes 之间吶!
IP地址:为了使信息可以在英特网上正确地传送到目的地,正确标识机器,连接在英特网上的每台计算机必须拥有一个唯一的地址,即IP地址。它相当于现实生活中的门牌号码,由小数点分隔的四段数字构成,如:156.122.168.8
域名(Domain Name):通过一个有意义或者容易理解的名字代表难于记忆的IP地址.
子网(Subnet):将网络内部分为多个部分,但对外如同一个网络,这种技术称为子网技术,其中各部分称为子网.
网关(Gateway):网关是网络连接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路由的功能,而且能在两个不同的协议集之间进行转换,从而使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互连.
防火墙(Firewall):防火墙是一类防范措施的总称,它使得内部网络与Internet之间或者与其他外部网络互相隔离,限制网络互访,用来保护网络的安全性.防火墙实质上是在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设立的唯一通道,可以防止非法用户进入网络,剔除非法信息等.
通常情况下,网关与主机IP应该在同一网段,否则无法通信。
子网掩码:作用是用来告之一个IP地址,哪些部分是网络地址。哪些部分是主机地址。ok! 子网掩码与ip进行与操作即可知道鸟。
ip分为A类,B类,C类等,子网掩码是固定的,A类的是255.0.0.0 B:255.255.0.0 C:255.255.255.0
mac:全球唯一网卡地址,局域网的数据交换,就是通过这个地址来识别机器的。一般不可以修改的。
第十八章:启动关机流程和加载程序(日后可以慢慢看先)
1.整个启动过程:1.加载bios的硬件信息,并获取第一个启动设备的代号。
2.读取第一个启动设备的MBR的引导加载程序的启动信息。
3.加载核心操作系统的核心信息,核心开始解压缩(放入内存),并且尝试驱动所有硬件设备。
4.核心执行init程序并获取运行信息。/sbin/init
5.init执行/etc/rc.d/rc.sysinit文件。
6.启动核心的外挂模块(/etc/modprobe.conf)
7.init执行运行的各个批处理文件(Scripts)
8.init执行/etc/rc.d/rc.local文件
9.执行/bin/login程序,等待用户登录。
10.登录之后开始以Shell控制主机。
2.bios:base input output system,
他记录了启动顺序,个接口物理地址,cpu频率,硬盘大小和类型等等
3.引导加载程序(用于识别系统核心),它即支持linux,也支持windows.所以,引导加载程序能被读取加载。
它可以读取和识别各个系统的核心:linux windows
只所以要先装linux再装windows,是因为linux的核心加载程序能够识别windows的核心文件,而windows的却无法识别linux的核心文件。因为要设置多重启动,所以先装linux.
4.【解决启动过程的问题:】1.忘记root密码 2.设置错误导致无法启动 3.chroot切换到另一个硬盘。
第十九章:
1.configure/config 是软件开发商写的一个检查程序,来检测用户的工作环境,检测完成后,就自动建立Makefile文件。
2.make是一个程序,会自动去找Makefile文件。make clean,make install
3.ldd来查看一个程序所用到的库
4.md5sum来检验软件的正确性。
i386 几乎适用于所有x86平台
i586 Pentium I系列的CPU
i686 Pentium II以后的Inetl系列CPU
noarch 没有限制。一般里面木有二进制。
考勤严,但他的产出不见得高。
给与信任。
第二十一章:系统服务守护进程super daemon
1.守护进程就是在后台运行的一个程序,比较的特殊的是,他通常负责系统上的某个服务,让系统可以接受来自用户或者网络客户的要求。
2.(加载常驻在内存中成为守护进程,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3.init是系统第一个进程,是所有进程的父爷爷进程。inet/xinet是超级守护进程,用来启动相应服务的。
4.2中启动方式:1.独立启动(反馈速度快,但木有请求的时候也占用资源) 2.通过超级守护进程唤醒启动(反馈需要唤醒时间,相对慢,但木有请求的时候不耗系统资源)
5.守护进程工作状态分两种:1.反馈客户请求方式(单独控制:客户主动去请求) 2.固定时间主动执行某些任务(间隔控制:服务主动去执行)
6.一般再开发人员开发服务时,都会在服务名后面加上一个d,表示daemon是守护进程。
7.linux会通过脚本来启动系统自己的守护进程。/etc/init.d/目录下,比如syslogd --> /etc/init.d/syslog
8.独立守护进程(rpm,apt安装的应用程序基本上都放在这里):一般都放在/etc/init.d
超级守护进程:/etc/init.d/xinetd --> /etc/xinetd.conf , /etc/xinetd.d/*里面的所有服务:telnet...fptd....等
9.启动守护进程2种方式:1. service crond start 2./etc/init.d/crond start
service --> /sbin/service
10.如果要打开和关闭某个端口,只需要找到端口对应的服务程序,关闭相应的服务程序,端口也就自然会关掉。打开相应的服务,那么端口也自然的就打开鸟。
11.自己可以去网上看看 /etc/xinetd.conf配置文件的说明。pg435
12.找出所有网络服务:netstat -tulp系统的网络服务,netstat -lnp监听网络的服务,netstat -anp查看异常联机
13.我们开机启动发现:有两处可以启动脚本:/etc/rc[0-6].d /etc/rc.local
所以,我们可以把文件放入到/etc/rc[0-6].d/目录下,也可以直接在rc.local里面写我们需要的启动命令。即可
第二十二章:认识与分析登录文件
1.系统不太正常的情况下,系统管理员往往会去查询登录文件。
2.chattr lasttr文件属性,可以设置管理员锁需要的属性:比如说不可删除,不可修改,只能增加不能删除。
第二十三章:linux备份策略
第二十四章:X Windows系统
第二十五章:硬件检测与维护
第二十六章:linux核心编译与管理
1.如果核心无法支持某台硬件设备,那么该硬件设备也就无法在该核心下工作。
2.一台主机可以有多个核心文件,只是加载启动时只能选择一个来加载。
3.核心模块化:把一些功能模块化从核心提取出来编译成模块,如果核心要用到的话,只需要加载这个模块,那么就可以做该模块提供的工作了。这样简单又方便:/lib/modules/'uname -r'
4.要支持某个硬件在核心工作,就必须先在让该硬件商提供或开发该硬件的驱动程序(搭配该核心的驱动模块)。
5.核心特点: *核心可以根据你的需求随时更改
编译核心:
1.新功能的加入
2.原核心过于庞大
3.搭配硬件的稳定性
4.其他
核心的主要工作就是控制硬件,所以编译之前先了解一下硬件及功能。uname -r可以查看核心版本。
*。2.4 核心与2.6核心差别很大,如果从2.4直接升级到2.6会欲哭无泪。
*。核心越来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