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压缩编码的目标
(1)必须压缩在一定的带宽内,即视频编码器应具有足够压缩比的功能
(2)视频信号压缩之后,经恢复应保持一定的视频质量。这个视频质量有两个标准:一个为主观质量,由人从视觉上进行评定;一个为客观质量,通常用信噪比(S/N)表示。
信噪比(SIGNAL-NOISE RATIO):是指一个电子设备或电子系统中信号与噪声的比例。
预测编码
大量的统计表明,同一幅图像中像素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两个像素之间的距离越短,则相关性越强,即两个像素的值越接近。于是可以利用这种像素间的相关性进行压缩编码。例如当前像素X可用前一个像素a或b、c,或三者的线性加权来预测。这些a、b、c被称为参考像素。在实际传送时,把实际像素X(当前值)和参考像素(预测值)相减,例如只传送X-a,到了接收端再把(X-a)+a恢复为X。由于a是已传送的(在接收端被存储),于是得到当前值X。由于X与a相似,(X-a)值很小,视频信号被压缩。这种压缩方式称为帧内预测编码。不仅如此,还可以利用帧间相关性进行压缩编码。由于邻近帧之间的相关性一般比帧内像素间的相关性更强,可得到的压缩比也更大。
变换编码
大量统计表明,视频信号中包含着在能量上占主要部分的直流和低频成分(即图像的平坦部分),还有少量的高频成分,即图像的细节。因此,可以将图像经过某种数学变换后,得到变换域中的图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