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世纪,一个走过的人。

对学校的一些愚见,寻找共同想法的朋友。

       首先,能看到这篇文章,往往说明,你和北邮世纪有某种关联,可能是学生,老师等等。。当然,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相信,你我都执着于某些事情。

      这篇文章仅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在学校生活中,真的很难遇到志向相同的朋友,对现在的事物的认可,技术的追求,能力的拓扑,未来的畅想,有太多的想法,却总是少个能一起交流的朋友。苦于无处表达。。。

      故:不求赞美,只愿表达。

------------------------------------------------------------------------------------------------------------------------------------------

看看人的因素:

      1.北邮世纪,三流学校,如果身为学生和老师的话,最能了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习环境。真正有追求,意志力坚挺,愿意为人生努力的很少,在追求技术的方向,又是少之又少。

      2.再看细节,以计算机专业举例:在了解这个专业前,会不自觉地认为该专业的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水平会很高,实际嘛。。。

     以上是人的因素,写了两条,实在不想继续写下去了,我不是一个整天抱怨,颓废的人,我也不想在这里继续啰嗦下去,完全不符合我的脾气。但我想表达的是,在人的因素上,这个条件确实很糟糕。

------------------------------------------------------------------------------------------------------------------------------------------

 再看环境因素:

        1.学校开设的课程,是有说头的。仍然以计科为例:可能由于是北邮的关系,计科开设的课程有电子电路,逻辑电路等,老师给予的理由是学习硬件相关知识。可使用一二十年前的老设备进行学习,其实这是很难以理解的,结合这些课程所学内容和实际操作,再考虑到未来从事社会工作,不难得出一个结论:

        (1).这些知识几乎没有使用之日。

        (2).即使某一天使用到,能否记得。

        (3).就算记得,能否应用。

        (4).就算应用,能否够用。

        面向对象编程的朋友,对封装的概念一定有所了解,这就好比封装,硬件的学问封装在一起,软件的学问封装在一起,软件负责调用硬件即可,不必精通硬件的实现方法,术业有专攻,我们就在这种进度中傻傻分不清楚。

        还有,我自认为计算机硬件方面,凡是重要的信息,基本都了解,但是修完学校的硬件课程,三观尽毁,主次不分。。

        要知道,学完这些所谓的电路知识,对现代的硬件信息技术还是完全不了解,真的是什么都没有学到,浪费的完全是青春。。。像这样的课程,太多了。。。。这种课程只有微乎其微的作用,但是却占据了大半的大学课程。。。。。顺便说一句,对于一味追求奖学金,名次的那些学霸,我打心底不认同,把自己宝贵的精力花费在这虚无之中,这是对青春的不尊重。

       我的选择是,宁愿挂科,也不愿把精力浪费在这种地方。不过我很幸运在北邮世纪上学,在这里,可以不怎么听课,也能不挂科。这是我们天大的优势。

--------------------------------------

       2.学校开设的课程,还是有说头的。C语言->C++语言->数据库->Java->C#...的学习课程中,和实际开发相差太远,完全不能培养个人能力。若进入了社会工作,可以预见结果:能力完全依靠公司现场培训。

       还有,不难发现这些开设的课程中,根本不存在新鲜面孔,几乎清一色一二十年前的知识。这是完全无法容忍的,借用微软CEO纳德拉的一句话:“这里从来不尊重传统”。我表示很认同。 

       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就是一个不断接受新事物的过程,在这方面,学校不作为,不创新。让我曾经很是郁闷。但仔细一想,学校不创新,也是怕带领学生走弯路,冒风险,承担责任。毕竟创新的事物存在机遇,也存在危机。再说学校还要赚钱。。。也就释怀了。

      对于校方安排的发展路,看似光明大路;实则也是平庸之路;要知道,在我们的这个年龄,伟人早已不平凡。

      我的选择是,手脚放开,知识绝不局限在这里。了解并掌握一些能有大作为的技术,并为实际应用努力。比如个人认为Windows 通用应用,会在未来会起主导地位,正在努力接触中。。

--------------------------------------

      3.自我发展,也是有说头的。个人认为跟着学校混是完全没有出路的,从大一开始决定自己单干,去接触自己认为有实际作用的知识和技术,彻底放弃学校的一安排,自己起飞。。。。

------------------------------------------------------------------------------------------------------------------------------------------


      以上的内容,说起来挺好听的,实际呢。。这。。这完全是一条黑暗的路啊,没人会告诉你,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方向能够发展。。。一切只能相信自己的判断。坚持一天两天还好,可当一年两年的时间过去了,花费的大量精力,究竟值不值得?别人跟着校方课程发展,获得各种成绩,各种证书,各种瞩目。。。而自己的努力更甚,却看不到什么明显的反馈。。

      倘若有人也是选择放弃学校进度,选择自我发展的路线。恐怕坚持不了多久,大多人都放弃了。这真的是完全处于无助的状态,这也是起初完全没有想象到的困难。

      但我还是坚信一点:有梦,愿意追逐的人,这都不算难事。即使未来是一片黑暗,也愿相信自己的选择,坚持走下去。

      不知不觉已经说了这么多了,算了,就此打住。很感谢在忙碌之余,能看完我的一些想法。

      朋友,如果你也在这条路上,记得告诉我声。在这条黑暗的路上,我太久没看到别人了。

      朋友,没准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就能有所合作呢。。

13级计科——某个学生 

  


    


【无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机路径规划研究[和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进行比较](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机路径规划展开研究,重点探讨了在复杂环境中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PSO)实现无机三维路径规划的方法,并将其与遗传算法(GA)、标准粒子群算法等传统优化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内容涵盖路径规划的多目标优化、避障策略、航路点约束以及算法收敛性和寻优能力的评估,所有实验均通过Matlab代码实现,提供了完整的仿真验证流程。文章还提到了多种智能优化算法在无机路径规划中的应用比较,突出了改进PSO在收敛速度和全局寻优方面的优势。; 适合群:具备一定Matlab编程基础和优化算法知识的研究生、科研员及从事无机路径规划、智能优化算法研究的相关技术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无机在复杂地形或动态环境下的三维路径规划仿真研究;②比较不同智能优化算法(如PSO、GA、蚁群算法、RRT等)在路径规划中的性能差异;③为多目标优化问题提供算法选型和改进思路。;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文中提供的Matlab代码进行实践操作,重点关注算法的参数设置、适应度函数设计及路径约束处理方式,同时可参考文中提到的多种算法对比思路,拓展到其他智能优化算法的研究与改进中。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