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信息化纳入评价是电信业市场机会

 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暂行办法》,之后将组织开展对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首次评价。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开展中央企业信息化评价,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和推进中央企业信息化,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央企业做强做大,提高核心竞争力。

    央企掌控着国民经济命脉,是信息化建设的龙头。央企信息化不仅是提高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要求。国资委大股东将央企信息化水平纳入评价,对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来说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本身也是央企,在做好自身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担负着支撑信息化的重任。

    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我国大多数央企发展受到信息化水平的制约。根据国资委的部署,到2010年,现有的央企将调整和重组为80-100家,并打造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显然,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信息化手段的支撑。

    毋庸置疑,央企在信息化方面的投资会取得较好的效益。北大光华学院利用浙江一些企业做过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信息化资本投资边际回报率是3.29,而传统物质成本投资回报率仅仅是0.24,说明利用好信息化投资是能够得到高回报的。

    对于电信业来说,要支撑信息化,首先要身体力行。但是,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IT经理世界》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曾联合对我国九大行业,包括电信业的信息化应用状况做过调查。在IT应用这一项中,电信业在所有被调查的九大行业中排在倒数第二位。根据调查结果,垄断性最强的,政府监管最厉害的行业,相对来讲信息化应用程度比较低。

    如今,重组已逐渐走向深入,全业务竞争即将展开,电信业的IT投入会增加。据IDC发布的报告《中国电信业IT解决方案市场2007-2011 年预测与分析》显示,到2011年,电信行业整体IT支出将达461.0亿元人民币。2006年到2011年电信行业IT建设的复合增长率将达 11.3%。

    同时,信息化让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看到了巨大的商业机遇,而个中市场利益又可以给股东以信心,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个双赢的信息化模式。行业信息化是电信业的蓝海。有机构预测,2008年中国行业信息化投入总体将达到4115.5亿元。另据商务部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显示,未来三年,行业信息化投入将进入高增长期。

    埃森哲大中华区副总裁李为冲表示,尽管去年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市场容量远远低于个人通信市场,但是个人通信、软件和行业应用三个层面,其价值大小存在着递增关系。他举例说,在移动异质替代趋势下,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1%的企业用户产生的收入已占全部收入的31%和利润的37%。

    可见,集团客户信息化需求的满足将是电信业竞争的焦点。全业务经营有助于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增强实力,拓展综合信息服务的领域。能否在整个价值链上整合出新技术、新应用以及新的商业模式,成为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电信业全业务经营与信息化市场的结合,将为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而除自身以外的央企信息化需求,成为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拓展行业信息化市场的突破口。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22954831/viewspace-628889/,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22954831/viewspace-628889/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