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与数字鸿沟:地方发展与区域差异解析
1. 电子政务的地方分权之路
当前,中央政府在电子政务发展上的现有举措,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都可能阻碍了电子政务的进步。面对权力的逐渐削弱、高效管理“分散式中央集权国家”的困难以及公众日益增长的怀疑态度,或许是时候超越分权,迈向真正的地方分权模式了。
一些地方议会在与私营部门和民间组织合作开发电子平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地方议会通常会在战略和服务两个层面建立合作伙伴网络,充当推动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吸引其他公共机构、志愿组织或社区组织,甚至一些提供信息通信技术或客户服务专业知识的私营公司参与。地方当局认真履行提供高质量、高效电子服务的义务,正如相关报告所指出的,现在不能仅仅关注利用技术提供个别服务或电子交易,而应注重最大化投资回报,地方电子政务的价值应由其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带来的回报来评判。
英国地方的成功案例与其他欧盟国家在电子政务区域和地方发展方面的经验相呼应。然而,英国地方当局为自己设定了向“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高回报的宏伟目标。但鉴于最新且最为严格的效率审查,地方当局仅靠自身努力可能难以实现这一目标。
民间社会机构在当代治理中的潜在作用一直被广泛忽视。它们提供了一种较少依赖国家和市场,更多依靠联盟和全球私人自我监管网络的治理形式。公共选择理论揭示了公共服务服务于更大利益的“神话”,而这种新的治理模式至少提供了协调与合作网络的吸引力,可能有助于重塑治理关系。例如,欧盟的一份报告将伦巴第确定为一个“协商型”地区,该地区正在为特定项目和应用领域发展多样化的联盟,其关键目标之一是建立连接地方行政部门和公共机构的综合网络,计划基于项目且自下而上,需要与不同合作伙伴进行广泛协商。创新部门还创建了区域能力中心网络,为地